#物质文化资料# 战国铸造,沿用至西汉的铜锺
锺(M3 ∶ 12)
口径11.5、腹径25.5、足径15.4、高33厘米
宁夏固原城郊西汉墓(ⅢM3)出土
侈口,斜折沿,长颈,溜肩,鼓腹斜收,圈足。口沿饰变形兽面纹带一周,颈部、中腹部、下腹部饰勾连云纹带各一周。腹部饰夔龙夔凤兽面纹带两周。龙卷唇吐舌,角内卷,双身左右盘曲,每侧各有一爪,身填三角纹,两侧有二蟠螭张嘴露齿,身有羽状翅,攀附龙身,身填重环纹。上腹部龙头朝下,呈六方连续分布,下腹部龙头朝上,呈八方连续分布。下腹部近圈足处饰兽面叶形纹六组。上腹部附铺首衔环一对,铺首呈浮雕状兽面,圆目外凸,高鼻以穿环,环上饰斜角云纹。圈足下端錾刻“王里”二字。
此锺纹饰繁复精美,艺术风格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晋系青铜器颇为相似。此锺腹部的两周一龙二蟠螭纹饰带与新绛柳泉墓地M302出土铜鉴腹部纹饰完全相同,与侯马白店铸铜遗址H15出土的春秋晚期至战国早中期龙纹模甚为相似,故该铜锺的铸造年代应与此相近。
王洋洋 ,樊军 ,宋晶晶 等.宁夏固原城郊西汉墓(ⅢM3)发掘简报[J].文物,2023(07):44-62.#EDG下路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