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窑五彩赤壁赋碗明代晚期高6.6、口径17、足径7厘米刘富铭先生捐赠馆藏编号2

冠川谈历史 2023-08-07 09:36:16

漳州窑五彩赤壁赋碗

明代晚期

高6.6、口径17、足径7厘米

刘富铭先生捐赠

馆藏编号2019.0121

圆唇,敞口,上腹斜直,下腹曲,圈足,足端宽平。灰白胎,细腻坚致,白釉泛灰,釉面较光润,有少量缩釉痕迹,施釉及底,足端刮釉,圈足内少量粘釉。口部内外各以红彩饰一道弦纹,内腹部以黑彩勾勒、蓝彩填涂四朵花,内底以红彩绘一圈弦纹,内底心以红彩书“玉堂佳器”双行四字楷书款;外壁以红彩书“赤壁赋”,为苏轼《后赤壁赋》开头一段,始自“是岁十月”,止于“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文旁绘图,以黑彩勾边,绿彩填色,绘三四人泛舟江上之境。下腹近底处以红彩饰一圈弦纹。

赤壁赋图是晚明时期瓷器上流行的一类题材,一面绘苏子与客泛赤壁之景,一面书写《赤壁赋》或《后赤壁赋》,如同纸本书画作品。同类题材的器物在景德镇生产了很多,如本次展览中就展出了一件(馆藏编号2010.0047),漳州窑也有仿烧。绘此类题材的器物除了碗,还有盘,如“万历号”沉船就出水了两件绘赤壁赋图的景德镇克拉克瓷盘,盘主体绘泛游赤壁,左上方题有诗句“五百年来续此游,水光依旧接天浮,徘徊此夜东山客,恍惚当年壬戌秋”。1082年,苏东坡与友人泛游赤壁,留下了千古名篇,此时正当壬戌年之秋,这里说的“恍惚当年壬戌秋”显然是在追忆苏东坡等人的风雅之事,这也为我们判断这件器物的时代提供了重要信息。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的律诗,内容势必要受字数的限制,“五百年来”的涵义可能等于或大于500,即在500~599之间,加上1082的基数,那么这件盘的制作时间上限当在1582一1681年之间,而满足“王戌”条件的只有公元1622年(明天启二年)。通过这件器物也可为万历号沉船的时代提供依据。(撰稿:高宪平)

#比邻天涯# ——北京大学藏古代外销瓷特展

#高校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率为0#

0 阅读:0
冠川谈历史

冠川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