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窑青花开光莲荷水禽纹盘
明万历(1573一1620年)
麦溥泰、鼓志英伉俪捐赠
馆藏编号2019.0109
#比邻天涯# ——北京大学藏古代外销瓷特展
圆唇,敞口,宽折沿上翘,斜曲腹,圈足,足端斜削。口部稍有磨损。白胎,细而坚致。白釉略泛青,光润,有少量粘砂,内外壁施釉,足端刮釉,足底无釉。青花发色纯正。内壁腹部有八组壶门形开光,其中四组内为花果纹,相间的另外四组内绘宝瓶、蕉叶等四种不同杂宝纹,腹底交界处饰一周锦地纹,内底饰菱花形开光,内绘池塘莲荷水禽纹;外壁饰八处开光,以竖条纹间隔,开光内绘朵花纹,间隔带内绘变体云纹。
克拉克瓷是外销瓷中十分有特点的一类器物,胎体轻薄,有的带有模印,纹样装饰上以绘有各式开光的器物为代表。克拉克瓷至迟在万历时期就已经开始生产,江西广昌万历元年墓出土的克拉克瓷是已发现最早的纪年资料。目前,在生产地景德镇已发现了多处出土克拉克瓷的窑址或地点,集中在昌江东岸,主要有观音阁、四图里、新华瓷厂基建工地、站前路工地原电瓷厂、御窑厂遗址、落马桥、第二百货公司、十八桥、赛宝坦、花园里、刘家弄等,其中以观音阁、四图里出土数量最多,质量也最高。然而,上述地点出土的克拉克瓷的整体数量有限,尚未发现专门烧造此类瓷器的窑址。克拉克瓷自产生以来,伴随着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主导的繁荣的海上贸易大量销往欧美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漳州窑、日本肥前地区均大量仿烧克拉克瓷并外销,此外,西亚的伊朗及欧洲的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德国等国也有仿制品。已研究表明,克拉克瓷不仅用于外销,也见于内销,在国内一些墓葬、遗址中已有不少发现,如赣东南地区的墓葬、内蒙古赫图阿拉城址、故宫南大库遗址等。(撰稿:高宪平)
#覃海洋100米蛙泳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