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内阁制定出61页的所谓"中国战略",作为未来与中国打交道的纲领。其中的基调就是:中国是伙伴,但也是竞争者和体制对手。 德国总理朔尔茨称:"中国战略给予我们的关系一个新的框架。"他说,目标不是脱钩,但德国希望在贸易关系中避免未来在关键领域的依赖性。通过该战略,德国对"发生改变、更具进攻性表现"的中国作出反应。 在经贸关系方面,文件中写道,德国政府不寻求与中国脱钩,希望继续保持与中国的经贸联系。但在关键领域,希望减少依赖性以降低风险。 德外长贝尔伯克称,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未来必须更大程度地自己承担资金上的风险。 德国的腔调与美国高度一致,其实这是美西方共谋的结果。本身这个所谓中国战略主要就是德国外交部、经济部炮制出来的,两个部门被绿党把控。而绿党被认为是美国削弱德国,把控欧洲最好的抓手。 但即使这个论调也是中国斗争来的,改变了美西方合伙企图脱钩、孤立中国的做法,成为现在所谓的“去风险”态势。 所谓中国"发生改变、更具进攻性表现",就是中国变强了,被打敢还手了,其中透着美西方对中国发展,霸权被削弱的不甘。 美西方接受中国强大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已经在进行中,这是需要中国靠伟大斗争拼搏精神取得的。 按贝尔伯克的话,和中国企业合作风险自担,政府不给背书了,这是德国政府在人为给中德企业合作制造麻烦和焦虑。德国企业与中国合作取得成就,不是因为德国政府的背书,而是需求和市场选择,可能没有德国政府干预更好。 并且第一,现在放眼全球化的世界,很难摆脱“含华体质”,只是含华量多少的问题。第二资本逐利,会绕道依赖。第三依赖中国和依赖美国哪个更危险,贝尔伯克还搞不明白。 德国在乌克兰危机下摆脱了对俄能源依赖,现在又要摆脱一些领域所谓对华依赖,然后全身心高价依赖美国。 贝尔伯克不会有丝毫损失,最后归根到底成本由民众承担。当然,我们也不用替德国老百姓操心,无非东西贵点,少度几次假,绝大大部分依然能过下去,还过得不错。 说白了,美西方一些国家打压中国的目的不是让自己民众过得更好,而是不能让中国太好,否则是对他们信念、价值观的打击,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中国一向合作欢迎,要打奉陪。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国家、人民更好。
德国内阁制定出61页的所谓"中国战略",作为未来与中国打交道的纲领。其中的基调就
在这个世界中逍遥
2023-07-14 17:06:23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