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的学生,报考重点大学可没有现在那么困难。山东有:

友卉谈社会 2023-07-13 14:58:20

民国时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的学生,报考重点大学可没有现在那么困难。

山东有:齐鲁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

山西有:山西大学、铭贤大学;

河南有:河南大学。

1926年,北京大学共有2267名学生,籍贯是晋冀鲁豫的学生达到732人,占了学生总数量的32%。然而,2022年,北大录取的新生里面,晋冀鲁豫籍贯的学生,只占总数量的15%。

到了1952年,开始模仿苏联,搞院系大调整,将很多省份的著名院校的重点学科进行集中或者是拆分。

这就使得很多城市受益颇多,比如上海、沈阳、武汉、成都、广州等。

尤其是西安,一开始是作为教育洼地的存在,经过院系调整之后,一跃成为全国著名的大学城市。1978年确立的全国88所重点高校,西安一个城市占据了8所。

随后,取消了学校的自主招生权 ,收归中央所有,也就是“分省定额”制度。

第三,搞了个招生本地化,侧重于招收本地的学生。

这就让晋冀鲁豫的学生们,考上重点大学的机会又变得渺茫许多。

是时候变化了。

0 阅读:191

评论列表

淡 NO 定

淡 NO 定

3
2023-07-14 21:41

在大约三十年以前吧,有人专门做过统计,当时北京高校教授的籍贯,江浙排一二位,第三是河北,人家江浙人才辈出的地方,不是河北能比的,河北仅有的优质教授基本都跑北京了,所以河北高校水平上不去

友卉谈社会

友卉谈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