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
【清代 拴孩石】
尺寸:高32.2厘米
馆藏: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南京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三翻六坐九爬爬,十月头上掏麻麻”。这说的就是婴儿会爬以后,对周边事物愈发好奇,探索欲也更加强烈,喜欢这里摸一摸、那里看一看,使得看娃的父母们操碎了心![揣手]
为此,过去的南京人一般会让家中的爷爷或外公打制一块狮子形状的石头,用来拴住孩子。这既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又相当于给孩子找了一个“狮子”朋友,可谓一举两得。拴孩石大多粗犷朴素,但也蕴含了人们的美好祝愿在其中。狮子在我国古代是一种瑞兽,充满智慧与力量,有吉祥、生生不息的美好寓意。将拴孩石制作成狮子形状,反映了父母希望它能守护孩子平平安安的愿望。[抱一抱]
直到上世纪60年代,作为育婴用具的拴孩石仍在使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它才逐渐被人们淘汰。
清代的家长有拴孩石,如今的父母则用一条丝巾把孩子直接系在了身上,网友热评“手上忙着生活,腿上系着未来”!小孩子们真是太活泼好动了!!![赢牛奶]
图片来源:
图1-3 来源:网络
图4 拴孩石,来源:杨书娟.拴孩石[J].民族艺术,2022(02):168+170.
娃娃,来源:(清代)金廷标戏婴图轴,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5 现代“拴孩”,来源:网络
资料来源:
[1]杨书娟.拴孩石[J].民族艺术,2022(02):168+170.
[2]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编.民生·民艺·民趣: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藏品集[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文 | 观察猿小七
#南京·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