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饼高足玻璃杯Gobletwithapplieddecoration出土地

冠川谈历史 2023-06-19 22:12:51

贴饼高足玻璃杯

Goblet with applied decoration

出土地点: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森木塞姆石窟

年代:北朝

收藏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呈淡绿色,半透明,内外壁风化严重。圆唇,口沿略残。外壁上下交错有两圈12枚圆饼饰,圆饼呈内凹球面状。这类装饰一度流行于帕提亚、萨珊时期的伊朗高原。

玻璃最早出现在西亚两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这里已经能够制造全玻璃质产品。公元前16世纪,美索不达米亚出现玻璃器皿制造技术,并迅速传播到叙利亚、塞浦路斯、埃及和爱琴海地区。美索不达米亚早期的玻璃是典型的钠钙硅酸盐玻璃。公元前1000年左右,玻璃制造技术通过地中海和克里特岛从西亚传至希腊。希腊古玻璃制造技术在公元前4一2世纪趋于成熟,为后来罗马、波斯玻璃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罗马时期,玻璃技术有了重要飞跃,出现了吹制玻璃。随着罗马帝国势力的发展,罗马玻璃制品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3-7世纪是伊朗高原玻璃业最发达的时期。这时期伊朗高原的玻璃制品泛称萨珊玻璃。萨珊玻璃继承了罗马玻璃工艺特点,进一步发展了冷加工磨琢工艺,是罗马玻璃衰落后,伊斯兰玻璃兴起前玻璃制造史上的重要阶段。萨珊多流行在玻璃制品上磨琢类似联珠纹的凹球面装饰,或贴圆饼饰,这类制品在中国境内的北京、湖北、江苏、山西、新疆、宁夏均有发现。

随着玻璃制品的输入和西域人流寓入华,西方的玻璃制造工艺也随之传入中国。文献和出土实物证据表明,至迟公元5世纪时,西方的玻璃吹制技术已经传播到中国境内。

拍摄于#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调查称53.7%年轻人存款不足10万#

0 阅读:0
冠川谈历史

冠川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