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资料# 铜方壶
出于一号铜车车舆内的右前角,口部微残,壶上的铜丝链条已成碎段,但壶身基本完整。壶的形状呈中空的扁长方体,四角呈圆弧形。壶的上部有盖,盖上系有铜链以便系挂。壶身和壶盖呈子母口式紧密套合。壶的背面在盖与身的套合缝上有两个活铰(俗名活页)形的结构,把盖身连成一体。壶的正面在盖与身套合缝上有一活性锁扣,以便开合。壶通体涂白色,但颜色已大部分剥落。
壶通高14.5、身高11厘米(包括子口高0.4厘米),底长12.7、宽6.1厘米,口部外径12.2×5.9、内径11.6×5.3、壁厚0.3厘米。壶身左右两侧的中部各有一条折波形的阴刻纵线,和盖左右两侧中部的一条折波纵线上下相连,很像是布囊的缝合线。
壶盖呈椭圆形,通高3.9、壁厚0.3~1.6厘米。顶端有一握手。握手高1.4、宽3一8、厚2一3.6厘米,其形状像是一个布囊的束扎口。布囊的口沿成锯齿形,内部贯穿一条紧口绳,绳的末端两股并列成纽形下垂于壶的上部。绳纽长5、宽1、单股径0.5厘米。绳纽在壶盖与壶身的套合处留有子母结构的扣合口,扣合口上有一横贯的活性销钉,以便壶盖的开合。壶盖顶端握手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半环形纽鼻,纽鼻外径1、内径0.6厘米。两个纽鼻上系结着一条用铜丝环环相扣扭结成的链条。链条因锈蚀残断严重,原长度不明。壶底外侧刻有编号“戊”字。出土时壶内装有三件铜钩。铜钩形状和大小与车舆前铃内侧壁上挂钩的形状相同,可见是车上的备用件。
#六级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