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国潮正当红#“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景泰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

丝佩说历史 2023-06-16 13:54:18

#小猿看文物##国潮正当红#

“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

【景泰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梅瓶】(明初)

尺寸:高21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5.5厘米

馆藏:故宫博物院藏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以红铜作胎,将很细的铜扁丝掐成花纹后用药焊于器表,再以随类附彩的方法将珐琅釉料填进丝间,经焙烧、打磨、镀金而成。珐琅工艺自元初由欧洲传入中国。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7年),在各方面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明代晚期和清代早中期,景泰蓝都是御用烧制。清末同光中兴之后,景泰蓝才走进民间。

这只景泰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梅瓶小口、丰肩、圆腹,通体以浅蓝釉为地,掐丝填彩釉为纹。颈部饰四色菊花,肩部饰葡萄,腹部饰红、白、黄、紫四色缠枝莲花,足上饰绿蕉叶纹一周,整体造型挺拔,曲线刚中有柔,釉色纯正莹润,花纹工致。

有趣的是,这只梅瓶并非来自景泰本朝。它外底的“景泰年制”款识为后刻,是明初御用监制品。许多“景泰年制”款的珐琅器是由元代或者明初的旧器经过拼配、补配、改款和加款后所得。

参考资料:

1.故宫博物院官网

2.祝重寿.关于中国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的起源问题[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03):32-35.

3.李久芳.中国金属胎起线珐琅及其起源[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04):12-27+11-97+2.

4.秦嵩宁.流光溢彩景泰蓝——走进北京市珐琅厂[J].中国集体经济,2017,No.514(02):28-37+82.

5.马未都.景泰蓝前世今生[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图1、2|景泰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梅瓶 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文|观察猿白荔枝#北京·故宫博物院[地点]#

0 阅读:2
丝佩说历史

丝佩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