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国潮正当红#
【宋杂剧人物雕砖】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每块均长37厘米,宽17厘米,厚4.3厘米
1991年河南焦作温县西关三街宋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北宋杂剧,亦称滑稽戏,常与杂技、乐舞一起在勾栏瓦肆中演出。演出时一般由四个角色组成,有的增添一人。北宋杂剧由艳段、正杂剧两部分组成,包涵了广泛的社会内容。“艳段”是在正剧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杂剧”又分为两段,表演一个完整的主体故事。
1991年4月,河南省温县西关三街砖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座北宋时期的仿木结构建筑砖室墓,随后考古人员进行了发掘。墓葬坐北朝南,由墓道、墓门和墓室三部分组成。该组杂剧人物雕砖呈一字排列镶嵌在西北墓壁上。雕砖上的人物身上原来涂有白色涂料,现大都剥落。五块雕砖上的五个杂剧人物形象、装扮、表情、动作各不相同。从左至右依次为插科打诨的副末、暖场表演的引戏、扮演官员的装孤、墨粉涂面的副净和引领带队的末泥。该组杂剧人物雕砖先压模出砖的形状,然后直接在砖面用剔地法准确雕刻出人物轮廓,最后再用阴刻法雕刻出人物五官、衣饰和手中的道具等。线条组合巧妙,雕刻技法简练洒脱,人物比例匀称,姿态生动优美,是北宋时期杂剧形态的真实写照。
雕砖是在素面砖的制造技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其成本低廉,制作工序相对单一,易于掌握生产,被广泛运用在墓葬装饰中。喜爱杂剧的富户人家会在墓室的雕砖中雕作杂剧人物图像,以便死后能够继续享赏,成为宋代世俗化生活的缩影。
参考资料:
1.河南博物院官网
2.罗火金,王再建.河南温县西关宋墓[J].华夏考古,1996(01):17-23.
3.延保全.温县西关宋墓杂剧雕砖叙考[J].中华戏曲,2003(01):37-51.
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图1 |杂剧人物雕砖 来源:河南博物院官网
图2 |杂剧人物雕砖摹本 来源:河南博物院官网
文|观察猿白荔枝#郑州·河南博物院[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