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探墓# 殷墟彩陶片
民國十八年秋,殷墟第三次發掘·横十三丙北支坑,李濟手持彩陶片
彩陶片
Ro22II5
小屯横十三丙北支1号探坑
长13.0、宽7.4、厚1.0公分,重113.9公克
侈口盆残片,保留肩部及腹部,肩部施有彩绘的疏网纹、平行线及同心圆。
这片彩陶是史语所1929年殷墟第三次发掘在小屯发现的,也是安阳发现的第一片仰韶文化彩陶。李济曾特别为之撰文。史语所安阳发掘初期,尚未能厘清殷商、龙山、仰韶文化的早晚关系,仅知三者在地理分布上可能有所区隔,李济根据当时的材料,论证仰韶应早于殷商,但因无地层关系,论据稍嫌薄弱。1931年秋季,梁思永在后冈进行第二次发掘,找到了仰韶早于龙山,龙山复早于殷商的地层证据,方确立了三者的时代关系。
1950年以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发现了两个仰韶文化的地方类型:后冈及较晚的大司空村。从器形及施彩纹饰来看,这片彩陶应属于大司空村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