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作为我国现代化交通体系的核心力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领域。从风驰电掣的高铁穿梭于城市之间,到不断迭代的城市轨道交通编织起便捷路网,背后都离不开顶尖高校的技术支撑与人才培育。
西南交通大学正是这样一所与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同呼吸、共成长的高校。今年,该校更是受到央视力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考招生季特别节目《2025校长有话说》里,校长闫学东为广大考生和家长细致展现了学校的风采,那这所被央视“青睐”的学校究竟怎么样?选择它又有哪些缘由呢?
其实,西南交通大学的魅力,首先源于其百年沉淀的创办历史。至今已有129年办学史的它,深厚底蕴几乎贯穿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全程。走进学校犀浦校区,国内第一家且唯一的高校机车博物园格外引人注目,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浮试验列车依次静静停放,仿佛在无声诉说中国轨道交通从艰难追赶到领先世界的岁月,而西南交大始终是这段历程的核心参与者。
悠久的历史为学科发展筑牢了根基,西南交大的学科特色更是鲜明到让人眼前一亮。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该校的交通运输工程排名处于前3%,位居全国第2名;系统科学更是跻身全国前3名;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也牢牢占据前列。
在“工科卓越、理科强基、文科优新” 的方针指导下,西南交通大学构建起 “一域五纵五横” 的学科体系,不仅在轨道交通领域持续保持领跑姿态,还在力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支撑学科上实力强劲,为学生搭建起多元且顶尖的学科平台。从校园里的科研项目攻坚,到国家重大交通工程的技术突破,总能看到西南交大学子和教师的身影,对热爱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的学生而言,这里无疑是深耕专业、实现创新的绝佳天地。
强大的学科实力不仅是学术探索的沃土,更直接为学子铺就了宽阔的就业道路。由于这里长期以来都是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开创了诸多“中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与行业内顶尖企业、科研院所都保持着深度合作。这意味着从西南交大毕业的学生,往往能在轨道交通、土木、机械、电气等领域找到优质就业机会——无论是进入央企国企参与大国工程建设,还是在科研机构继续攻关前沿技术,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一点从该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数据中可清晰印证:54.26%的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其中本科生的国企就业占比更是高达七成。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学生在校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能与职场需求无缝衔接,真正实现 “学有所用,用有所成”。
央视在高考招生季对西南交通大学的力推,恰恰是对其综合实力的最好佐证。创办历史的深厚底蕴、学科特色的鲜明优势、就业前景的广阔明朗,共同铸就了西南交通大学的“硬核”实力。因此,对于渴望在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追寻梦想的学子而言,这所被央视“看上”的学校,一定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