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买,非常平淡,非常好喝,非常有效的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热咳,干咳—咳嗽无痰,喉咙会痛、沙哑,或咳嗽痰黄稠。
[赞]扁桃腺发炎。常说话者,最佳保养药方。
这个「麦门冬汤」非常地好吃,我这里面就有麦门冬,我上课要保养喉咙,就是要用麦门冬,现在我们来看「麦门冬汤」,组成成份:麦门冬、半夏、甘草、人蔘、梗米、大枣。它有大枣即红枣甜甜的,有甘草甜甜的,半夏大家不认识没关系,这是一味中药,这人蔘也不用介绍了有麦门冬这一味药,再来梗米是米,米也是中药,如果说中药都不能吃,那我们米也别吃了。
「麦门冬汤」里面就有米,这是食物还是药?医食同源,米是淀粉类,淀粉就是甜的,甜的就是营养剂,所以甘入脾。麦门冬也有点甜甜的,甘草、大枣都是甜的,所以「麦门冬汤」给它乱吃也没关系,所以有事没事,喉咙干干地就可以吃,那实际上它比较偏向在咽的问题,只是咽与喉是在一起的,所以有时就囫囵吞枣,只要是咽喉干干地就找「麦门冬汤」来吃。
所以这个包括干咳,咳嗽没有痰,或者好像痰黏在喉咙上弄不出来,如果能弄出来多舒服呀,这时候只要口含麦门冬汤不加水,让它慢慢地滋润下去,等一下滑动,只要咳一声,一口痰出来,喉咙不会怪怪,不会再咳嗽了。
麦门冬汤是属于比较平和,介于寒咳、热咳中间,比较温和的药,既是温和的药,即使乱吃也比较没有问题。只要是温和的药都带甜味,原则上,麦门冬汤偏向治干咳。这里我们补充一下叶天士先生的川贝枇杷膏,这是甜甜的,甜的厉害,大家都给它乱吃,只要是咳嗽啦、喉咙痛啦,就给它乱吃,有的吃了有效,有的无效,为甚么?它是甜的,黏黏腻腻的,它只治干咳,如果是痰很多,如果吃枇杷膏,待会你的痰就咳不完了,它会生痰生很多,所以我们要懂这原理。这是咽的问题,那喉的问题使用「桑菊饮」,桑叶、菊花饮料,我们中医的五行表,彼此对应,秋天对应干燥,最近大家会发现到眼睛好像干干的,鼻子干干的。
昨天有人打电话给我,说他耳朵发痒,为甚么发痒,表示太干了。上周我们介绍「桑菊饮」就说这是秋天的药,耳朵、眼睛、鼻子发痒、喉咙发痒、咽发炎、这里发炎(不知所指位置)可以使用「桑菊饮」。这种干燥就不是随随便便用「汤」了,「汤」的意义是一天固定吃三次,类似随三餐喝汤之意。治干燥除药物外必须有充足水分,所以就不是桑菊「汤」了,而是桑菊「饮」,一天用六次,类似喝饮料之意。
所以中医科不科学,在命名上就告诉你这是饮料。「桑菊饮」是秋天因为干燥而产生的饮料,前几天要放学时,我就看见书院的同学去拿桑菊饮来喝,他就说:「真的耶!秋天是干燥的季节,喝起来还真舒服,干燥就消失了」,我说对呀!只是以前有感觉,但是不会把它归纳在一起,不会想到跟这个季节有关系,只是隐约感受到秋天有这种现象。中医的老祖宗就告诉你:「秋就是燥」,所以我们说中医是天人合一的医学,在探讨物性、天地之间的物性、道理。所以你若确定「喉」,喉咙痒痒的用「桑菊饮」,若是「咽」的问题用「麦门冬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