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医生写医案都写治好的,很少写失败的。何绍奇先生这四则“失败”的案例值得

怜晴说健康 2023-03-29 08:03:53

一般来说,医生写医案都写治好的,很少写失败的。何绍奇先生这四则“失败”的案例值得学习[赞啊]

角膜溃疡益气升陷

二十余年前,有工人张某携女求诊,云偶然发现其女左眼珠上有一芝麻大小之凹陷,不知为何病?余视之,乃角膜溃疡,然素无经验,以此见辞,又碍于面子,是故欲言又忍,勉力拟出一清热解毒方,杂以菊花、密蒙花、谷精草、石决明之类眼科套药,许以服药后再商。服数剂无寸效。

彼乃另延眼科名医王汝顺先生诊治,王为处补中益气汤十剂。其时余年轻气盛,想溃疡乃炎症所致,安可用补,颇不以为然。不意服完十二剂后,溃疡竟愈,乃俯首心折求教于王老。

王曰:“溃疡云云,余所不知,余但知‘陷者升之’四字而已。”余诺诺而退,为之汗颜终日。老先生已于数年前作古,然此情此语,每忆及之,便觉狂气顿消。学海无涯,吾其勉旃!

大剂川芎顿愈头痛

张××,男,二十余岁,工人。患偏头痛数年,二、三月辄一发。发则疼痛难忍,必以头频频用力触墙,始可稍缓。数年间遍尝中西药不效。

刻下正值发作,患者不断以拳击头,坐立不安,呻吟不已,汗下涔涔,脉沉伏,舌质正常,苔薄白,余无异常。

余思头痛如此剧烈,必因气血瘀滞;发时得撞击而暂舒者,气血暂得通行故也;通其瘀滞,其痛或可速止。乃用《辨证录》之散偏汤出入:川芎15克,柴胡10克,赤芍12克,香附6克,白芥子6克,郁李仁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芷6克,甘草3克,三剂,一日一剂。

原方川芎用一两(30克),嫌其过重,故减其半。数日后邂逅于途,彼欣喜见告云:“当天服一煎后,其痛更剧,几不欲生。一气之下,乃将三剂药合为一罐煎之,连服二次,不意其痛若失,目前已无任何不适。”

余闻之大惊,盖川芎为血中气药,气味辛温,善行血中瘀滞,疏经通隧,而一剂用至45克之多,得效又如此之捷,实阅历所未及者。廿年来,余之敢用大剂量(30克以上,最大用至45克)川芎治偏头痛,即自此案始。

偏头痛多属实证,但有寒热之辨,川芎辛温善走,只可用于寒凝气滞血瘀诸证,用于热证,则不啻火上加油;阴虚有火,阳虚气弱者,用之不当,亦有劫阴耗气之弊,不可不知,重用亦不可不慎。

血色鲜红不尽属热

张某,男,30岁,干部。有痔疮史十余年。

1972年春,因公务繁重,连日夜班,体力颇觉不支,两天前,大便后忽下大量鲜血(据患者自己估计,约在500毫升以上),旋即头晕目眩,心慌,自汗,口舌干燥,全身乏力,乃由同事扶至某卫生所就诊,先注射安络血、维生素K、仙鹤草素注射液,然后集二十余味凉血止血药于一方,历二日而血未止,且腹部经常有下坠感,头晕、心慌、自汗。于是邀余会诊。

诊脉软弱,舌淡无华。余以为病之初乃劳倦伤气,血失统摄,前医以血色鲜红而误以为热,以至大投凉剂,不知中阳一伤,气血益失依凭,前人云“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此之谓也。方用党参60克,黄芪90克。二味浓煎与服,一日一剂,连进三剂。服毕,血即止,种种虚象亦有所减轻,复以大剂归脾汤加减调理,约一月而渐趋康复。

便血一病,方书多以血色浅深为辨:淡为气虚,鲜红为血热,故医者往往一见鲜红之血,便执以为热。不知血之鲜者,新血而已,未必尽属血热,而气虚下陷,失于统摄之血,亦未必皆色淡也。临证总须综合全身症状及舌脉体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否则胶执一端,就难免失误。

大便秘结活法巧治

1968年,笔者因事至京小住,故有机会向蒲辅周先生请教。

有某学院藏族学生扎某及某教师之三岁幼女皆患便秘。同来请余治病。余以为如此小恙,不足挂齿,润肠通腑之方,随手开出。孰知连进数剂而毫无动静,乃约同病人诣见蒲老。

蒲老诊后,对扎某用四逆散,于女孩书甘麦大枣汤。余甚不解,蒲老云:“前者大便虽秘而不坚,且排便时颇不爽利,诊其脉弦,询其起因又在于气郁,故用四逆散助其疏泄,使肝气复条达之常,大便自通;后者并无积滞里热,面黄消瘦,证属脾虚失运,而羸弱不堪重剂,故以甘麦大枣纯甘益脾之剂缓调之。”余唯唯而退,然窃以为如此二方,未必有验,不意服药后竟获效如神。

事后蒲老告余:“善治病者,一人一方,千人千方,如一锁一钥,千锁千钥然。务期药证相符,丝丝入扣。如见便秘即通之下之,遇遗精则涩之固之,见热退热,见血止血,执通套之方以治活人者,又岂能应临床无穷之变乎?”寥寥数语,足以发聋震愦。

0 阅读:41
怜晴说健康

怜晴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