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有个丫鬟叫“玻璃”#沅汰博物馆#贾母是个福寿绵长的人,书里叫她“享福人”

悦旋看历史 2023-03-08 20:37:51

贾母有个丫鬟叫“玻璃” #沅汰博物馆#

贾母是个福寿绵长的人,书里叫她“享福人”。贾母生在史家,嫁到贾家,史家和贾家都属四大家族。《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都是世代簪缨,家资巨富,钟鸣鼎食的人家。也就是说,贾母的一辈子都在富贵之乡,肯定是见过许多的奇珍异宝。

贾母用这些她见惯的奇珍异宝的名称给自己的丫鬟起名字。贾母有几个丫鬟的名字很特别,有“珍珠”、“翡翠”、“琥珀”,还有一个“玻璃”。

“珍珠”、“翡翠”历来就是珍宝。东晋干宝写的志怪小说《搜神记》里说,珍珠是鲛人流的眼泪。“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鲛人”大概就是指生活在海底的美人鱼。汉代《乐府》诗里描写的美人“罗敷”耳朵上戴着珍珠的耳坠。“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明月珠”的描写让罗敷光彩照人的样子跃然纸上。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其中讲到过关于“翡翠”的事:“记余幼时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干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这话的意思是说,在纪晓岚生活的时代,“翡翠”经历了一个身份倍增的过程。原本都不被当作玉,大概只是当作漂亮的石头。当时的翡翠和蓝田玉、干黄玉这两个品种一样,勉强被冠以玉的名称,叫作“翡翠玉”。但是后来,翡翠价值陡增,远远超过真的玉,成为贵重的珍稀之物了。

“玻璃”和“翡翠”恰恰相反。今天玻璃随处可见,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在古代,玻璃并不是常见的东西,玻璃制作的器物是非常珍稀的器物。在《红楼梦》里有一件印象深刻的珍稀之物,是用玻璃制成的,叫作“玻璃绣球灯”。

这一年秋分之后,黛玉随着贾母多游玩了几次。她本身就体弱,这下咳嗽起来,旧疾复发。有一天傍晚,外面秋雨连绵。黛玉住的潇湘馆庭院里种了许多的竹子,雨滴竹梢,更显得凄凉。黛玉一个人在读乐府诗,自己也有了文思,准备作诗。这个时候宝玉忽然来了。宝玉是来探病的。

看看黛玉的病好了许多,宝玉又在潇湘馆坐了一会儿和黛玉闲聊,然后就准备回怡红院去了。因为正在下雨,宝玉的装束也是防雨的。他穿的是北静王送的三件套。北静王的地位很高,有王爵,比贾家的地位高。北静王送的三件套肯定也不是普通的防雨之物。这三件是:木屐、斗笠、蓑衣。这不是寻常市卖之物,黛玉这么挑剔的人也说是十分细致轻巧。宝玉穿戴好了正要离开的时候,黛玉说他的灯笼不够亮,怕宝玉天黑路滑摔倒,于是拿了一盏“玻璃绣球灯”给宝玉,说这个又轻巧又亮。在北静王送的三件套衬托下,玻璃绣球灯就更显得难得珍贵了。

而宝玉的态度居然是不舍得。他说这样的灯自己不是没有,其实也有一个。但就是怕提灯的人失脚滑倒把灯给打破了,所以就没有使用。你想想,宝玉是那种珍惜东西的人吗?自己随身带的扇子都可以让晴雯拿去撕。清代贵族男子随身佩饰很多,扇子往往讲究用材用料、何人书画,都十分昂贵,甚至价值连城。宝玉舍得扇子,倒不舍得玻璃绣球灯,可见还是因为十分珍稀难得。

0 阅读:43
悦旋看历史

悦旋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