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亮为刑部郎中曾会次子,他自少时起就颇有抱负,且器度不凡,为人“方厚庄重,沈深周密”。 宋仁宗登基的时候,曾公亮受父命奉表晋京祝贺,宋仁宗任命其为大理评事,但他拒绝了,他立志要从正途登官,不愿以斜封入仕。 过了两年,曾公亮中了进士,做了越州会稽知县。从此他历官知县、知州,知府、知制诰、翰林学士等,累封鲁国公,成为辅佐北宋仁宗、英宗、神宗的三朝宰相。 元丰元年,曾公亮去世,享年八十岁,追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谥号宣靖。 曾公亮作为北宋政坛上的三朝元老,影响力极大。针对北宋吏治混乱的弊端,曾公亮提出废除“磨勘法”,对各级官的任用和升迁采取考课督察的办法,同时他又提出裁减冗兵的方案,以减轻国家财政支出。 虽然他是文人出身,但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也很大,曾公亮与端明殿学士丁度主编的《武经总要》,是中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对于研究宋朝以前的军事思想非常重要。 面对西夏的反叛,曾公亮上奏《征怀书》,认为治天下之根本,当采取先怀柔、后征伐的策略,得到皇帝认可。庆历年间,曾公亮针对时弊提出“择将帅”以加强武备的主张。
曾公亮为刑部郎中曾会次子,他自少时起就颇有抱负,且器度不凡,为人“方厚庄重,沈深
冠中看军事
2023-02-14 19:58:0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