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阅微
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
明明拥有了很多自由,职业选择、生活方式、甚至感情状态,都可以自己说了算,摆脱了许多旧有的束缚,理应感觉轻松、自在。
但内心深处却总有一种不确定、一种“轻飘飘”的不安,仿佛一切都没有根基,随时可能瓦解。尤其是在被工作、家庭、自我成长、无数种可能性拉扯的时候,那种感觉更甚。这种“轻”,有时比任何看得见的“重”压都更让人难以承受。
最近,我重读了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就像一面幽深的老镜子,映照出了我们在快节奏、多选择的现代生活中,内心深处对于“轻”与“重”的迷茫与追寻。
昆德拉用一个听起来有点形而上的哲学概念开篇——“永恒轮回”。他说,如果尼采所言的“永恒轮回”是真实的,那么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选择都将被无限重复,于是它们拥有了巨大的“重量”,沉重得令人敬畏。但如果生命就像捷克谚语所说,“一生只有一次,就像在排练一出永远无法上演的戏剧”,那么一切都将是“轻”的,没有预演,没有重来,所有的选择和错误似乎都失去了惩罚或奖赏的意义。
【金句闪光】“最沉重的负担压垮我们,让我们屈服,将我们压入大地。可在生命中,沉重是背景,是衬托,轻盈是目的,是向往。最轻的负担,是所有负担中最无法承受的。”
这段话初读时或许有些费解,但细细品味,我觉得它精准地戳中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一种矛盾:我们常以为“轻”是自由、是解脱,是没有责任、没有负担,是随时可以开始或结束。但在昆德拉看来,极致的“轻”反而是虚无,是缺乏意义和根基的漂浮,是那种“怎么都可以”背后令人窒息的空洞。这种“轻”的负担,比看得见的责任(比如一份有压力的工作,一个需要照顾的孩子)更让人难以承受,因为它挑战的是我们存在的价值本身。
书中的几位主人公,就像是“轻”与“重”在人间的具象化呈现。
托马斯,这个外科医生,他将性视为一种极致的“轻”,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情感负担的肉体欢愉。他回避承诺和占有,认为忠诚是沉重的负担,是放弃自由。他不断在情人之间漂浮,享受着“轻盈”带来的自由感。然而,他遇到了特蕾莎。
特蕾莎是一个追求“重”的女人。她渴望一份沉重而稳定的爱,一份排他的、忠诚的依恋。她来到托马斯身边,带着她的全部重量——她的脆弱、她的依赖、她的梦境、她对托马斯的全部爱和恐惧。她将自己完全交付,在爱中寻找安稳和意义,将“重”视为安全感的来源。
她们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简直就是现代女性在亲密关系里常常经历的拉扯与困境的极致演绎。
一方面,我们被鼓励独立、自由,不要依附任何人,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轻盈”人生:事业上的无限可能,精神上的独立个体,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们警惕那些可能带来“重量”的东西:过早地被婚姻家庭束缚、在关系中失去自我、为了迎合对方而改变。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是情感的动物,渴望深刻的连接,渴望被坚定地选择,渴望在某个港湾停靠,去体验那种因为爱而产生的“沉重”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那种“非你不可”、“矢志不渝”的重量。
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挣扎告诉我们,这两种需求并非总能和谐共存。追求极致的“轻”,可能会让你体验到萨丽娜那样的自由,但那种自由是建立在不断的“背叛”之上——背叛承诺,背叛情感,甚至背叛自我,这是一种带着疏离感的“轻”。而追求极致的“重”,又可能像特蕾莎那样,在过度依赖和恐惧失去中变得小心翼翼,甚至失去自我。
【值得收藏】这本书没有给出标准答案,它只是残酷地展现了追求“轻”或“重”可能带来的不同命运。它让我们看到,无论是选择“轻”还是“重”,生命都自有其无法承受的一面。重要的或许不是哪种选择更“正确”,而是我们能否真正认识并有勇气去承受自己所选择的那个“不能承受之XX”。
对于身兼多职的职场妈妈们而言,“轻”与“重”的命题更是时时压在心头。
一边是事业的挑战和上升空间(追求个人价值的“轻”?),一边是家庭的责任和孩子的成长(难以推卸的“重”?)。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为了事业,是否要牺牲陪伴孩子的“重量”时间?为了家庭,是否要放弃个人发展的“轻盈”可能?
读到特蕾莎为了追随托马斯来到瑞士,却在异乡感到格格不入、失去自我价值的困境时,我心头一紧。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女性在进入婚姻或有了孩子后,面对事业和家庭的艰难抉择。那种为了“重”的家庭放弃“轻”的事业或自我追求,随后产生的失落和迷茫,或者为了“轻”的自我发展,对家庭产生的愧疚和不确定,都是生命中真实存在的“不能承受之轻”或“不能承受之重”。
昆德拉还在书中提到了“媚俗”(Kitsch)的概念。他认为,媚俗是一种“排泄掉人存在中一切本质上不能接受的东西”的需要,是一种对复杂现实的简化和美化,一种对完美幻象的盲目追求。政治上的媚俗是压迫性的,生活中的媚俗则表现为对理想化生活的病态渴望。
读到这里,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我们当下充斥着“滤镜”和“人设”的社交媒体。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在有意无意地活在一种“媚俗”里?只展示阳光、成功、美满、岁月静好,却小心翼翼地藏起焦虑、疲惫、失败、抓狂、那些养育孩子的狼狈瞬间、那些职场上不为人知的辛酸?我们努力扮演着“完美妻子”、“超人妈妈”、“职业精英”,排泄掉那些“不能接受”的、真实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重量”和“混沌”。
这本书提醒我,也许真正的“重量”和力量,恰恰在于拥抱那些“不能接受”的部分,拥抱真实的复杂和矛盾——拥抱那个不完美的、会疲惫会脆弱、会犯错会迷茫的自己。只有敢于直面和承受生命中的“重”(责任、痛苦、失去),以及“轻”(自由、虚无、不确定),我们才能真正地、完整地活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不是一本给你提供答案的工具书。它用辛辣而悲悯的笔触,撕开了包裹在我们生活表层的各种幻象,迫使我们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爱、自由、选择、意义。它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似对立的概念,如“轻”与“重”、“身体”与“灵魂”、“爱”与“性”,是如何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不断地缠绕、博弈、甚至互换位置。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纠结、矛盾和不安。它告诉我们,这种挣扎并非你一个人独有,它是人类存在的普遍困境。通过阅读昆德拉,我们或许不会找到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案,但我们会获得一种力量:一种看清真相、理解复杂性、并有勇气去承受自己所选择的生活的力量。
那么,姐妹们,读完这篇文章,关于“轻”与“重”,哪个瞬间或哪个选择最让你有共鸣?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过那种“轻飘飘”到让你觉得无法承受的时刻?或者,你正在为哪个“轻”或“重”的问题而纠结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思考,让我们一起交流,或许就能在那份分享和理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能够承受的重量,以及那份真正安定的“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和这本书对你有启发,不妨也分享给你身边可能需要它的朋友/姐妹吧,让我们一起在阅读中成长,成为更清醒、更从容、更强大的自己。
关注回复“书单” 获取免费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