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图南的学业成就颇高,但感情经历比较简单。
庄图南少时有吴珊珊芳心暗许,成年后与李佳心意相通。
仅此而已!
但就是庄图南这两段并不完整的感情经历,却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感情永远都不会是婚姻幸福的第一要素,女性的清醒认知才是。
吴珊珊喜欢庄图南,却无法跨越原生家庭的差距。
吴珊珊的父亲是纺织厂的木工,虽然不知道具体在厂子中负责什么岗位。
但肯定和宋莹一样都在一线工作。否则,宋莹也不能说老吴是她的同事。
吴珊珊的母亲早已去世,继母张阿妹则是一个一心只照顾亲生女儿的偏心女人。
所以,在吴珊珊心中,她的原生家庭是无法与庄图南比肩的。
庄图南的母亲黄玲是纺织厂模范女工,后又转正成为了干部。
庄图南的父亲更是那个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批卷人,是小巷中人人尊敬的庄老师。
在自身的学历方面,吴珊珊和庄图南的差距更是无法弥补的。
由于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老吴偷偷地把女儿吴珊珊的志愿改成了中专。导致学习成绩优秀的吴珊珊丢掉了上高中继续升学的机会。
就算吴珊珊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依然想过要坚持梦想,但此时的庄图南已经是同济大学的高材生了。
差距就是这样一点点地被拉开的。就算吴珊珊一直不愿承认,但就像她感觉到的一样,她和庄图南能说的话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吴珊珊最困难的时候,庄图南不能带来既得利益。
在吴珊珊需要为自己学校调动找关系的时候,庄图南却还只是一个为了肉菜犯愁的研究生。
而且,即使吴珊珊曾经上门试探,对于她调动的事情庄超英也没表现出要帮忙的意向。
而刘健的父亲是纺织厂的副厂长,是可以帮吴珊珊调动工作的,最起码能把吴珊珊从乡村小学调配到市里的学校。
当然在刘厂长的计划中,最理想的是把吴珊珊调到棉纺厂小学当老师。这样吴珊珊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霸占宋莹的房子了,只是最后她的这个计谋没有得逞罢了。
还有,刘健可以让吴珊珊坐着轿车回学校,而庄图南此时只能坐公交车去赶大客。
当看到父亲毫不犹豫地吃下掉在地上的西瓜,当得知弟弟的房间即将被抢占,吴珊珊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追求情感的资格了。
吴珊珊明白自己迫切地需要一个调动的机会,弟弟吴军也需要在家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能给自己一切的只有副厂长的儿子刘健,而非穷学生庄图南。
追求者情绪价值上的差距。
刘健一直在热情地追求吴珊珊。甚至不惜找人给老吴送信,希望其能帮忙牵线。
而无论是少年时期的有意靠近,还是青年时期的变相表白,庄图南都没有给吴珊珊任何正面地回应。
这也是吴珊珊决心放弃这段感情的关键所在。
所以,你可以说吴珊珊选择刘健是务实的表现,也可以说吴珊珊很无奈,但却不能说吴珊珊放弃庄图南愚蠢。
因为,无论是在经济实力上还是感情需求上,那时的庄图南确实帮不上急需改变现状的吴珊珊。
所以,无论是看重刘健能带给自己的利益,还是看重刘健能带给自己的情绪价值,吴珊珊与刘健的婚姻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李佳最终选择庄图南,不过是在庄图南的能力和上海户口的含金量之间的权衡。
李佳毕业后一直想找一个拥有上海户口的配偶,来完成自己最终对弟弟的托举,对父母的承诺。
只是在毕业多年后李佳才发现,拥有上海户口的人也未必能够真的帮她实现这个愿望。
而此时已经是设计院小组负责人的庄图南不仅有能力在上海站稳脚跟,甚至有能力协助她把家里人全部安顿在上海。
庄图南有能力给李佳买带阳台的房子,亦有能力带着李佳赚到外快,这些都是李佳摆脱原生家庭所需要的经济条件。
庄图南的父母是一对比较开明个的父母。这一点,李佳是通过庄筱婷私自领证这件事情上判断出来的。
庄筱婷既然敢做出这样的事情,还能够被父母接纳,可见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并不是顽固不化之人。
而且,李佳对于庄筱婷这种叛逆的行为是佩服且羡慕的。
这让李佳看到了婚后幸福的庄筱婷,也看到了自己摆脱原生家庭的可能性。所以,李佳才放纵自己的情感最终与庄图南走在了一起。
不得不说,对于当时已经步入大龄女青年的李佳来说,庄图南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
正是有了这份清醒,李佳才坚持要在原生家庭的盘剥和庄图南的大方中选择一个平衡点,而不让其为自己家无条件地牺牲。
因为,在婚姻中没有任何一方是必须要一直付出的。
其实,无论是吴珊珊还是李佳都不是感情至上的女人,但她们都是清醒的女人。
庆幸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知道自己将要得到什么,这才是婚姻平稳的基础吧。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