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小儿腹痛暗藏危机 滨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专家建议家长科学应对

孩子突然喊肚子疼,是吃坏了肚子还是另有隐情?小儿腹痛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病因复杂多样,从良性的功能性腹痛到需

孩子突然喊肚子疼,是吃坏了肚子还是另有隐情?小儿腹痛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病因复杂多样,从良性的功能性腹痛到需紧急手术的肠套叠、阑尾炎等,轻重差异极大。近日,滨州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专家于国庆提醒广大家长,掌握小儿腹痛的基本识别和处理知识,对孩子治疗至关重要。

他详细介绍了小儿腹痛的七种常见类型,症状各有特点。其中,功能性腹痛多见于学龄儿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脐周隐痛,常与饮食不规律、情绪紧张相关,无需特殊治疗;急性胃肠炎会伴随腹泻、呕吐,可能伴有低热,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好发于学龄前儿童,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痛,可伴低热,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肠套叠是急症,6个月至2岁婴幼儿高发,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剧烈哭闹、频繁呕吐、腹部可摸到腊肠样肿物,发病6 - 12小时后可能出现果酱样血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急性阑尾炎初期为脐周或上腹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疼痛持续加重,需紧急手术治疗;便秘表现为左下腹胀痛,孩子排便困难,排便后腹痛明显缓解;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则是进食特定食物后出现腹痛、腹胀、腹泻,停止食用后症状缓解。

在家庭处理方面,他建议家长们应先观察,再护理,慎用药。若腹痛轻微、孩子精神状态良好,可短暂观察1 - 2小时,同时记录关键信息。可进行对症护理,如热敷与按摩、补液与饮食等。但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益生菌可用于胃肠炎或功能性腹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外,他特别指出,当儿童腹痛伴随以下表现时,需立即前往医院:腹痛持续超过6小时不缓解,或疼痛逐渐加重;疼痛固定于右下腹;呕吐物呈黄绿色或带血;大便带血或果酱样;孩子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拒食、尿量减少;腹部明显膨隆、拒按,或摸到异常包块;高热或抽搐;女孩下腹痛明显(需排除子宫及附件疾患)。特别提醒,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疼痛,若出现持续哭闹、蜷缩身体、拒绝触碰腹部、频繁摇头等异常表现,即使无明显腹痛主诉,也应及时就医。

预防小儿腹痛可从饮食、习惯入手,包括规律饮食、注意饮食卫生、改善便秘、规避过敏食物等。家长面对孩子腹痛既不能过度紧张,也不可掉以轻心,观察症状、科学护理、及时送医,是应对小儿腹痛的“黄金三原则”。

通讯员  于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