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先说说张本智和和王楚钦两人的技术特点吧。张本智和擅长的是速度和反手。
反手技术非常全面,可能仅次于樊振东。
衔接速度和出手速度都是世界前五。(年少时速度更快)
为了帮助您更好的分享自己的观点请点关注和分享!
林高远,林昀儒,菲利克斯勒布伦和张本智和这四个人算是速度流四大天王,而除了小勒布伦之外也都是反手体系。
王楚钦虽不是速度流打法,但出手速度也极快,是唯一和这几个人以快打快时没那么吃力的选手。
由于王楚钦的速度跟得上,而正手,力量,台内球均明显强于速度流的几位,所以他面对这四个人时胜率很高。
速度流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状态好的时候很容易把对面打懵逼(打得晕头转向)。
例如张本智和对张继科的两胜,世界杯半决赛赢过马龙,林昀儒最强时期同样赢过马龙几次(一些逆天的樊振东粉甚至会觉得东京奥运会半决赛如果是林昀儒赢了,到了决赛能把马龙给抬走)
林高远2024世界杯也极度高光,决赛一度三比零领先马龙(那是著名的“高远四比零”时刻)
林高远经常被逆转的原因也是他摆速无双,刚开始对手经常跟不上速度被打得晕头转向,之后变得越来越乏力。
而如果要克制速度流,要么利用旋转变化,可以退台(一些速度流选手力量不足),要么玩台内球,找机会先一步上手,要么出重板击溃对面的防守,一共三种方式。
如果非要玩近台相持,不愿意找机会主动先上手肯定是馊主意。
许昕对付张本智和,西蒙高茨对付林高远和王楚钦都是第一种方法。
而王楚钦对付张本智和,林昀儒用二三种方式,雨果对付张本智和,王楚钦则是第一种和第三种方式。
速度流选手下限偏低,但上限很高,状态火热的时候。
例如王楚钦也经常砍瓜切菜把对手打崩盘,虽然他并不是速度流吧,只是速度(摆度,转换速度)很快。
002
张本智和也擅长台内球控制,但是跟王楚钦没得比,速度也碾压不了一点。发球和接发又是绝对下风。
所以正常来说,张本智和的技术风格确实很难打王楚钦。
因为两人短板都相似,都移动和步伐不好,而长板也相似,都擅长台内球,出手速度和衔接很快。(张本正手杀伤力弱,出手快,王楚钦的反手也是摆速快,力量不强。王楚钦也会将军拔剑那招,但基本上不用)。
王楚钦长板比张本长不少,张本长期接不好他发球,又被破发(张本智和,户上隼辅,王楚钦都是典型的做题家,而王楚钦做题家属性最突出)。
这场比赛张本智和能赢,一度碾压的原因除开状态差异,张本运气好,哀兵必胜(被王皓看不起,妹妹输队友)的因素之外。
关键在于张本智和放弃了拼长板,没用擅长的反手去怼王楚钦擅长的正手。张本用得多的是自己也不擅长的正手怼王楚钦的反手。
也没有纯拼速度,而是加了很多的节奏变化。
这两人都有点做题家,而张本事先准备了,王楚钦则没料到张本不走寻常路。
美国大满贯张本智和发球时老被王楚钦一板拧穿,最后也换成了自己不擅长的反手发球。
为了不让王楚钦先上手进入节奏,张本这次决赛确实搏杀得凶,接发球打得颇为激进。(张本打户上或者一些实力不及自己的,就经常比较保守,打的战术偏防守)(打王楚钦是应该这样,反正打赢挣,打输算,本就极度下风)。
对王楚钦发球轮,放弃拧拉改用劈长和推,对王楚钦暴冲的第三板和自己的第四板回球做了充分的准备。不进入王楚钦的节奏,而是自己掌握节奏,拖入相持。相持起来退台一步。
这就解决了世人都知道王楚钦相持不好但怎么能让他被迫打相持的问题。
也解决了世人都知道王楚钦心态不稳定但怎么利用这一点让他打逆风局的问题:自己早进入状态,措手不及地压制第一局。
003
王楚钦的实力真不算很差,只是偏科严重,下限低。防守和移动不行,极度依赖状态也就是进攻节奏和发球接发球手感,还有做题家属性,发球时游走在规则边缘。
王楚钦可能也真是历史上最强的左手将之一。(差不多盖亭,王涛,王楚钦三个人竞争)
许昕明显是不如王楚钦的,许昕没进过世乒赛决赛(骰子进过两次),经常大赛被超一流选手四比零吊打,奥运会两输水谷隼。
王楚钦实际上也比王涛强一点
王涛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两个全运会男单冠军
问题是历史上几乎所有全运会单打冠军含金量都接近奥运会金牌,世锦赛冠军,远高于世界杯单打冠军或者亚运会冠军。
唯独王涛那个时期的男乒是例外,1988年到1994年,国乒基本上完全被欧乒吊打。88到92年韩乒也高手如云。
1994年到1998年对阵欧乒也占不了什么上风。
所以历史上所有全运会冠军都可以宣称自己约等于世界第一,也可以宣称世界杯不过是水杯,唯独倒霉蛋王涛不行。
王涛短暂世排过第一,但也是靠公开赛刷上去的,巅峰期真实实力也就前六。
而且王涛有两个外协大主人,被盖亭和赛弗(欧乒90年代初的二到四号位)轮流当陀螺抽,他从来没赢过盖亭。
王涛也有混双三连跟男双奥运会金牌,但问题是那时候的世乒赛混双冠军含金量还不如现在(现在混双是奥运会项目,各国都极其重视,那时候不是,偏娱乐)。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
祝您能够成就初心,游览祖国层峦叠嶂的山河美景。如有侵权,告知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