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袁世凯为何 “不杀文士” 章太炎 ?

袁世凯为何“不杀文士”章太炎?民国时期,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1915年宣布自称皇帝,天怒人怨,遭到国人唾骂,而骂得最凶的

袁世凯为何“不杀文士”章太炎?

民国时期,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1915年宣布自称皇帝,天怒人怨,遭到国人唾骂,而骂得最凶的当属国学大师章太炎。

章太炎爱骂人,但他真正要骂的是那些倒行逆施的丑类,比如“窃国大盗”袁世凯。

袁世凯为招用章太炎骗他进京,章太炎不从,便遭软禁。在软禁期间,有美酒佳肴伺候,而章太炎却骂不绝口“袁贼”,袁世凯不仅不生气,反而还送给章太炎五百大洋,章太炎拒绝拉拢入伙。

后来,袁世凯又将章太炎移居条件更好的龙泉寺,章太炎还是不领情,章太炎见不到袁世凯,还把袁世凯的名贵器物砸得稀巴烂。袁世凯就是禁而不杀。

独评:大总统袁世凯掌有生杀大权,对于政敌与异己分子,向来不手软,必欲除之而后快,而对于章太炎这样的反对分子,袁世凯要做掉是分分钟的事,且章太炎无背景,无权势,无非一介文人而已,构不成对自己政治、权位的威胁。

但是,袁世凯聪明过人之处就在于此,他可不想背负“滥杀文士”的罪名,历史有前车之鉴,如曹操杀孔融,刘表杀祢衡,司马昭杀嵇康。

袁世凯不杀章太炎,不是袁世凯心生怜悯之心,而是袁世凯确有“惜才”之心。

章太炎乃清末民初思想家、著名学者、朴学大师,“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如此高才巨擘,是国之重器,杀之可惜,另外,还有袁世凯的小心思,他谨守于小不忍则乱大谋之大局观。

值得后人观照的是,袁世凯最终没有动杀心,这也反映了袁世凯深谋远虑,明见高智的政治谋略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