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9日,小日子侵入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滋事,集中多艘战舰,派遣海军陆战队登陆,要求我撤退驻沪保安队,被我方严词拒绝。
小日子长谷川清师团企图重演“七七事变”,于8月13日上午,集结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约万余人,向我保安队进攻,淞沪战事拉开揭幕。
此次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之间的首次主力会战。
为了彻底粉碎了小日子“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我军先后投入70余万兵力,成为抗战八年中规模最大,时间最持久的战役之一,震惊世界。
我军在上海市区、吴淞、罗店、大场等地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罗店争夺战尤甚,被称为“血肉磨坊”。
将士们以简陋武器对抗敌军海陆空立体火力,整连整营壮烈殉国的场景屡见不鲜。
这些英勇的参战部队包括:
一、中央军精锐
参战部队包括25个师、独立第二十旅(与其他军队混编)、中央教导总队、税警总团等部队。
1、第87师、第88师、第36师
这三个师作为中央军的王牌德械师,自淞沪会战开始至全线撤退,始终战斗在最前线。
部队边打边补充兵源,但战至撤退时,每个师的伤亡均在万人以上。例如,第87师在三个月内补充兵力四次,每次2000至3000人,共伤亡官兵16000多人。
2、中央教导总队
中央教导总队作为国军最精锐部队,全德式装备,在淞沪会战中连续鏖战两个多月。
伤亡颇巨,各级军官几乎换了一茬,给日军造成的损失几乎达到了一换一的程度。
3、税警总团
税警总团作为财政部直属部队,装备与训练接近中央军水平,被派往蕴藻浜和苏州河等主要战场。
战前税警总团有3万余官兵,最后只剩下不到1/3,损失了超过2万名官兵。
二、地方军阀部队
1、川军
刘湘部9个师加两个独立旅,穿着草鞋徒步数千里参战,在陈家行、顿悟寺等阵地血战七昼夜,伤亡殆尽。
2、桂军
白崇禧部7个师,以“广西狼兵”著称,首日即组织万名敢死队反攻,三日激战后六万余人仅存五千。
3、粤军
八个师、独立第20旅(与中央军等混编)、66军教导旅参战,五万人在淞沪战场正面硬刚日军主力,最终仅三千人幸存。
4、湘军
十二个师、三个暂编旅及一个独立旅,几乎是湘军的全部家当,投入战场后接近全军覆没,十大优秀师中占三席。
5、东北军
第49军、第67军等共7个师参战,装备一流,甚至媲美中央嫡系部队,但因距离原因到达战场较晚,多承担断后任务,同样伤亡惨重。
6、其他军阀部队
其他军阀部队包括西北军3个师、鄂军3个师、皖军4个师、黔军三个师加独立第34旅、鲁军两个师加独立第45旅、闽军第52师、苏军两个师等。
此刻,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各派系部队摒弃私利,共同抗日。
三、中央军其他部队
包括6个炮兵团、重炮兵第10团、宪兵第10团、空军第1~9大队、海军第1、第2舰队、练习舰队、渔雷快艇大队、江阴和镇江要塞、江苏省保安队、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等。
根据外部资料,空军第1~第9大队在淞沪会战中,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击落敌军飞机60余架。
但自身也付出了重大牺牲,20多名飞行员壮烈牺牲。
四、一寸山河一寸血
根据后续官方的数据统计,国军伤亡约25万至30万人(含阵亡、负伤、失踪)。
尽管最终上海失守,但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战役战略意义深远。
淞沪战役成功吸引日军主力改变进攻轴线,为华东地区工矿企业内迁赢得宝贵时间;更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抗战的决心,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同情。
无数英魂长眠淞沪,他们的牺牲点燃了全国抗战的烽火,铸就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历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