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赵姨娘是贾政最宠爱的女人,谁给王熙凤的底气,敢当众训斥她?

贾政给王熙凤的底气。王熙凤几次骂赵姨娘,不管是阴阳也好、挑唆也好、指桑骂槐也好,细究起来,都是有理有据的。赵姨娘只敢在私

贾政给王熙凤的底气。

王熙凤几次骂赵姨娘,不管是阴阳也好、挑唆也好、指桑骂槐也好,细究起来,都是有理有据的。赵姨娘只敢在私底下动手脚,不敢公然与王熙凤对抗,也不仅是因为胆小,更是因为王熙凤太“正义”了,她说不过她。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贾政对赵姨娘的宠爱,是那种不讲原则、毫无底线、没有道理的全面纵容,王熙凤敢训斥赵姨娘吗?

贾政和赵姨娘的对手戏,在八十回中只有两场。一次是宝玉被魔魇,贾母哭得“摘心去肝”,赵姨娘却来火上浇油:“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安生。”这样没眼色,当然遭到了贾母的痛骂,于是贾政“忙喝退赵姨娘,自己上来委婉解劝”。

贾政对宝玉,并不像他表现的那样,是有相当深厚的感情和期望的。赵姨娘让“放弃治疗”,贾政也“心里越发难过”。但他不是“喝斥”赵姨娘,而是“喝退”——是骂,可又何尝不是给她个台阶,让她脱离贾母的怒火射程?

换一个角度来看,贾政对赵姨娘,又是“喝退”而不是像王夫人对宝玉那样“去罢,只怕老太太等你吃饭呢”。在让赵姨娘“退”的同时,还是“喝”了她,还是有严厉批评的意味的。显然,贾政在对赵姨娘的态度上,有回护,也坚持原则。

另一次是赵姨娘替贾环讨彩霞。彩霞本是王夫人的得力助手,也受到探春等人一致好评。这样的大丫鬟,按理说应该有更好的安排,像贾赦分析鸳鸯:“想着老太太疼他,将来自然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去”。可王夫人只是说她多病,“给他老子娘随便自己拣女婿去罢”,听任她被“来旺妇倚势霸成亲”。这其中,如果没点儿猫腻,你相信吗?

到赵姨娘提出要求的时候,贾政未必知道王夫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是,他尊敬她的主妇地位,拒绝了赵姨娘的要求:“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

有的读者看了下面一句“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给宝玉,一个给环儿”,就相信贾政真的已经有了人选,才拒绝把彩霞给贾环。其实这是被骗过了。宝玉这时还未成年,贾环至少也比他小两三岁,这么年幼就“看中了两个丫头”,完全不符合贾政的性格,倒像是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给七岁的儿子娶好几个老婆,父子沆瀣一气地荒淫。

贾政一不好色,二不好事,按理说不会急着给儿子选妾,也不会给差着好几岁的两个儿子一起选妾。所以他这句“看中了两个丫头”,很可能是搪塞:先哄着赵姨娘,让她相信贾政心中平等对待宝玉贾环,对她是极大的安慰;“再等一二年”,有充足的时间来挑选,到时候不难兑现承诺。

这样费心哄着赵姨娘,当然是贾政心里有她、宠她。可这样费心,也没有顺嘴答应赵姨娘的请求,又可见贾政坚持原则,“不以私害公”。也就是说,赵姨娘再受宠,也就是个“宠妾”,不仅夺占不了王夫人的地位,也远比不上明媒正娶的晚辈少奶奶。

有了贾政的坚持原则,才有王熙凤据理而争、当众训斥赵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