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沙特不靠石油发财了?10天签17国协议,还要当全球航空新霸主

菲律宾的政治舞台,最近比台风眼还乱。 军队那头,枪口的方向似乎又开始摇摆。 就在马科斯政府口口声声说“局势稳定”的时候,

菲律宾的政治舞台,最近比台风眼还乱。 军队那头,枪口的方向似乎又开始摇摆。 就在马科斯政府口口声声说“局势稳定”的时候,菲军最高将领布劳纳自己开了口——有人在怂恿他“干掉总统”。

话一出,全场静了三秒。 随后是震耳欲聋的政治风暴。

布劳纳这位菲军一把手,说得很直接:不少退役将领找过他,希望他带头推翻马科斯,组个“新政府”,甚至有人暗示要请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出山。 一句话,军方里有人动心思了。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 菲律宾军队一旦蠢蠢欲动,那就是全国政局地震。 从马科斯的父亲时代开始,菲律宾的军人就不是单纯拿枪的角色,他们是政权的定时炸弹。 而这次,似乎又到了倒计时。

马科斯装得挺镇定,嘴上说“无须担心”,实际却连夜召见国防部长、情报局长,开始“忠诚测试”。 这种场景太熟悉了—— 总统笑着握手,桌下的命令是:先查谁在通风报信。

布劳纳的“爆料”,表面上像在自证清白,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先下手为强”的政治自保。 他公开撇清关系,把潜在的反叛者都推到聚光灯下,自己暂时安全。 但问题是,军队里的人信吗? 恐怕没人再信谁。

美国媒体立刻嗅到了不对劲的味道。 传言说,华盛顿的某些圈子对马科斯越来越不放心。 他一会儿对中方示好,一会儿又让美军进驻巴拉望岛。 骑墙骑得太久,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

据菲媒透露,美国中情局的人,近期频繁与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接触。 这位防长的军中威望不低,是不少退役将领心中的“接班人”。 外界怀疑,这次兵变风波背后,或许有更大的影子在活动。 马科斯当然知道,真正危险的不是街头抗议,而是军靴的脚步声。

南海的局势早已让他焦头烂额。 一边要应付国内民众的不满,一边要面对美军在吕宋岛不断扩建的新基地。 再加上物价暴涨、犯罪横行,马尼拉的政治空气开始变得压抑。 这时候军方传出异动,简直像往火堆里浇油。

更让人不安的是,马科斯居然还计划年底进行军队高层调整。 不少军官都明白——那不是人事任命,是清洗名单。 有人暗地里调走家人,有人干脆提前“病退”,气氛微妙得让人背脊发凉。

菲律宾军队的历史从未真正脱离政治。 1986年,正是军方倒戈,才推翻了马科斯的父亲。 几十年过去,枪杆子依旧是那个决定权力方向的标志。 每当民心不稳、经济低迷、外部势力插手,军队就会“站出来拯救国家”。 但所谓拯救,往往意味着另一次混乱的开始。

最近一件小事也透露出端倪。 有菲军士兵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抱怨军饷延迟、装备陈旧、连燃料都紧张。 评论区有人留言:“换个人来当总统吧。” 过去这种话一小时就被删,现在居然挂了两天。 这就是信号。

布劳纳那句“军方仍忠于宪法”,听起来体面,其实像一层薄冰。 忠于宪法的前提,是宪法还被信任。 而现在的菲律宾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正在一寸一寸地崩塌。

马科斯在公开讲话里依然维持微笑。 说自己“相信菲军的专业精神”,还夸布劳纳“值得信赖”。 可与此同时,他的安全顾问正在扩大总统府周围的警戒圈。 马尼拉街头的装甲车增多,夜里路口多了临时检查。 这不是信任,这是恐惧的外壳。

外界传出,菲国安部门已经掌握了几名涉案将领的通讯记录。 他们与部分商界和政界人物保持密切联系,还在暗中筹钱。 目标不是发动全面政变,而是“有条件地接管政府”。 这听起来像笑话,却是菲律宾政治的常态。

有人说,这一切不过是马科斯的“宫斗剧”,是总统自导自演的忠诚筛查。 可若真是如此,那他玩的火,离爆炸也就不远。 因为在菲律宾这个国家,一旦军人开始被质疑忠诚,政权就已经半截埋土里了。

布劳纳现在成了风暴中心。 既是马科斯暂时的护盾,也是军方内部的靶子。 他一句话能定天下安危,也可能让自己提前下台。 军中流传一句老话:“在菲律宾,穿军装的,不怕死,只怕被利用。”

马科斯父亲倒在军人枪口下的历史还历历在目, 如今的儿子是否会重蹈覆辙,没人敢打包票。 总统府外那层铁栅栏,或许比任何政治誓言都更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