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中心主任王海彬医生在门诊不幸遇袭。据了解,经过数小时的全力抢救,王海彬医生虽已结束手术,但情况不容乐观。他的肠、胃、肺等多处内脏器官创伤性破裂,多处皮肤裂伤,因病情危重,不得不转入 ICU 进行进一步的抢救监护治疗。
知情者透露,行凶者是王海彬医生多年前的患者,该患者此前曾在骨科住院治疗,一周前还来过医院,似是有意了解院内环境。事发当天,其持刀入院,蓄意行凶。
一般而言,如此有目的的行凶,常被认为是存在医疗纠纷所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王海彬医生有任何责任。在正规医院,对医生的要求极为严苛,开药需精准对症,甚至在与患者发生冲突时,还被规定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更何况,王海彬医生口碑极佳,无论是同事还是患者,都对他赞誉有加。所以,所谓的医疗纠纷很可能只是行凶者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或许是其自身的偏激行为。
倘若真存在医疗纠纷,为何事隔多年才来行凶?极有可能是行凶者近段时间生活压力过大,心理出现问题,从而走向偏激报复的歧途。医生本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他们以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爱心,守护着人们的健康。然而,如今医生却成为了高危职业,伤医事件时有发生,这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护医生的安全?又该如何妥善处理医患关系,避免潜在的隐患?
从保护医生安全的角度来看,医院应加强安保措施,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和先进的安保设备,为医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法律也应加大对伤医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强有力的威慑。
在处理医患关系方面,医院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怀。医生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顾虑。而患者及其家属也应多一份理解和信任,理性看待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伤医事件不仅伤害了医生的身体,也刺痛了社会的神经。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让医生能够安心治病救人,让患者能够放心就医。只有这样,我们的医疗行业才能健康发展,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