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简释:纲鉴易知录》9.1晋纪•5/21.世祖武皇帝

杨皇后:晋武帝司马炎第一任皇后!杨艳.字琼芝.晋惠帝司马衷之母.曹魏通事郎杨炳之女;谥武元皇后简释:世祖武皇帝公元271

杨皇后:晋武帝司马炎第一任皇后!杨艳.字琼芝.晋惠帝司马衷之母.曹魏通事郎杨炳之女;谥武元皇后

简释:世祖武皇帝

公元271年,辛卯,晋朝泰始七年,春季正月,吴主孙皓大规模出兵,巡游华里,还没到就返回了。

吴国人刁玄伪造并增加谶文,说:“黄旗紫盖,出现在东南方向,最终能统一天下的,是荆州、扬州的君主。”吴主相信了,大规模出兵前往华里,带着太后以及后宫数千人,向西进发。行军途中遇到大雪,士兵们寒冷得几乎被冻死,都说:“要是遇到敌人,就马上倒戈投降。”吴主于是就返回了。

冬季十一月,晋朝的安乐公刘禅去世。

公元272年,壬辰,晋朝泰始八年,春季二月,晋朝太子司马衷娶了贾氏为妃。

晋武帝起初想为太子娶卫瓘的女儿,贾充的妻子郭槐贿赂了杨皇后.杨艳身边的人,让杨皇后劝说晋武帝为太子娶自己的女儿。晋武帝说:“卫瓘.卫公的女儿有五个优点,贾充.贾公的女儿有五个缺点;卫氏家族的人贤良而且子嗣多,卫家女儿美丽、身材修长、皮肤白;贾氏家族的人善妒而且子嗣少,贾家女儿丑陋、身材矮小、皮肤黑。”杨皇后坚持为贾氏请求,到了这时,荀勖又和荀觊、冯紞都称赞贾充的女儿极其美丽,并且有才能和品德,晋武帝于是听从了他们的建议。贾妃十五岁,比太子大两岁,生性妒忌又多权谋狡诈,太子司马衷宠爱她并且畏惧她。

夏季,晋朝益州有人杀死了益州刺史,广汉太守王浚出兵讨伐并平定了叛乱,朝廷任命王浚为益州刺史。

当时汶山的白马胡族劫掠其他种族,益州刺史皇甫晏想讨伐他们。牙门张弘发动叛乱,杀死了皇甫晏。广汉太守王浚发兵征讨张弘,斩杀了他。朝廷下诏让王浚担任益州刺史。

当初,王浚担任羊祜的参军,羊祜非常了解他。王浚到了益州,明确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蛮夷之人纷纷归附;不久后升任大司农。当时晋武帝和羊祜谋划讨伐吴国,羊祜认为应该凭借长江上游的地势,秘密上表请求留下王浚,加任龙骧将军,监督梁州、益州的军事。晋武帝下诏让停止屯田的士兵劳作,大规模建造战船。当时造船削下的木片顺江而下,吴国建平太守吾彦,把这件事禀告给吴主说:“晋朝一定有攻打吴国的计划,应该增加建平的兵力来堵塞重要的交通要道。”吴主没有听从,吾彦于是设置铁链横在江上来阻断道路。

待续.简释6/ 21世祖武皇帝

贾氏:贾南风.西晋惠皇后!小名峕.字南风.曹魏豫州刺史贾逵孙女,西晋太宰贾充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皇后

【考注】

①、刁玄:籍贯丹杨今安徽当涂;三国东吴时期,曾任五官中郎将。孙亮时为侍中。

②、贾氏:贾南风,西晋惠皇后!小名峕,字南风,公元257年出生于平阳郡襄陵县,今山西省襄汾县;曹魏豫州刺史贾逵孙女,西晋太宰贾充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公元300年5月13日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终年44岁,而随后的八王之乱则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晋书》中的《惠贾皇后传》评价她“丑而短黑”,并且“性酷虐”“暴戾”“荒淫放瓷”。

③、郭槐:西晋时大臣贾充继室和贾南风生母。西晋元康六年去世,郭槐出身太原郭氏,伯父是曹魏名将郭淮。

郭槐:西晋时大臣贾充继室和贾南风生母。西晋元康六年去世,郭槐出身太原郭氏,伯父是曹魏名将郭淮

④、杨皇后:杨艳,晋武帝司马炎第一任皇后!字琼芝,公元238年出生于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晋武帝司马炎皇后,晋惠帝司马衷之母,曹魏通事郎杨炳之女。杨艳自幼父母双亡,为舅舅赵俊所养,跟随继母段氏生活。聪明贤慧,善于书法,天生丽质,娴熟女红,嫁给了世子司马炎。泰始元年即公元265年,晋武帝即位,建立西晋。泰始二年即公元266年,受册为皇后,深得晋武帝宠幸,生下三子三女。泰始十年即公元274年去世,终年37岁,陪葬于峻阳陵,谥号武元皇后。房玄龄评价杨艳“武元杨氏预闻朝政,明不逮远,爱弱私情,深杜卫瓘之言,不晓张泓之诈,运其阴沴,韬映乾明,晋道中微,基于是矣。”

荀勖:魏晋时期乐律学家;字公曾.初仕魏入晋为中书监.进光禄大夫.掌乐事;终于尚书令.封济北成侯

⑤、荀勖:魏晋时期乐律学家。字公曾,公元231年出生于颍阳,今河南许昌。初仕魏,入晋为中书监。泰始五年即公元269年,其进光禄大夫,掌乐事。终于尚书令,封济北成侯;公元289年去世,终年59岁。荀勖的乐律学成就有两个方面:在古代尺度的考古研究,从而制定律尺;另外,在笛律的创制,并解决了“管口校正”问题。此为古代声学史上的创举。

⑥、冯紞:字少胄,安平今河北冀县人,西晋时期大臣,历任魏郡太守、步兵校尉、越骑校尉、左卫将军、御史中丞、侍中、散骑常侍等官职,太康七年即公元286年病死。

王浚:西晋益州刺史.博陵公!字彭祖.西晋时期将领王沈之子。承奉贾后旨意,将被废黜愍怀太子司马遹害死

⑦、王浚:西晋益州刺史、博陵公!字彭祖,公元252年出生于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晋时期将领王沈之子。王浚承奉贾后旨意,将被废黜后幽闭在许昌的愍怀太子司马遹害死。后迁都督幽州诸军事。当时天下已乱,为自安计拥兵一方,结好边地的鲜卑人。成都王颖以其不附己,遣人刺杀不果,联合鲜卑段务勿尘、乌桓羯朱及东嬴公司马腾举兵,攻打颖、邺城,纵兵大掠,死者很多。公元314年去世,终年63岁。

⑧、皇甫晏:西晋时期曾任益州刺史,任期并不长。泰始十年即公元274年,镇压白马族人起义中被牙门张弘所杀。

⑨、张弘:西晋时牙门,发动叛乱,杀死了益州刺史皇甫晏;广汉太守王浚发兵征讨并斩杀张弘。

冯紞:字少胄.西晋时期大臣!历任魏郡太守.步兵校尉.越骑校尉.左卫将军.御史中丞.侍中.散骑常侍等官职

10、吾彦:字士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及西晋初年将领。初任通江县吏,后得到大司马陆抗的提拔重用,逐渐升至建平太守。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吾彦投降西晋,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金城太守。后历任敦煌太守、雁门太守、顺阳内史、员外散骑常侍。交州刺史陶璜死后,吾彦出任南中都督、交州刺史,平定各地叛军。在任交州太守的二十多年,威名恩德显著,南方州郡得以安宁。后入朝担任大长秋,最终在任内逝世。

吾彦:字士则.三国时吴国及西晋将领!初任吴国通江县吏升建平太守;西晋灭吴国而降.任太守.交州刺史

原文:世祖武皇帝

辛卯,春正月,吴主大举兵,游华里,不至而还。

吴人刁玄诈增谶文云:“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刑、扬之君。”吴主信之,大举兵出华里,载太后及后宫数千人,西上。行遇大雪,兵士寒冻殆死,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吴主乃还。

冬十一月,晋安乐公刘禅卒。

壬辰,春二月,晋太子衷纳妃贾氏。

晋主初欲为太子娶卫瓘女,贾充妻郭槐赂杨后左右,使后说纳其女。晋主曰:“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氏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氏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后固以为请,至是,荀勖又与荀觊、冯紞皆称充女绝美,且有才德,晋主遂从之。贾妃年十五,长太子二岁,妒忌多权诈,太子嬖而畏之。

夏,晋益州杀其刺史,广汉太守王浚讨平之,以浚为益州刺史。

时汶山白马胡掠诸种,益州刺史皇甫晏欲讨之。牙门张弘作乱,杀晏。广汉太守王浚发兵讨弘,斩之。诏以浚为益州刺史。

初,浚为羊祜参军,祜深知之。浚至益州,明立威信,蛮夷归附;俄迁大司农。时晋主与羊祜谋伐吴,祜以为宜藉上流之势,密表留浚,加龙骧将军,监梁、益军。诏使罢屯田兵,大作舟舰。时作船木林,蔽江而下,吴建平太守吾彦,取以白吴主曰:“晋必有攻吴之计,宜增建平兵以塞其冲。”吴主不从,彦乃为铁锁横断江路。

待续.原文6/21世祖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