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把广西的编制端走了。”
看到那坡县124个录取名单里27个云南毕业生,第一反应不是惊讶,是“原来真的有人跨省来抢饭碗”。

隔壁贵州一个都没来,挺怪的。
百色和贵州就隔一条河,结果名单里清一色云南校名,连文山学院这种地州院校都冒出来了。
可能贵州人更爱扎堆隆林、河池,离老家近,通勤两小时,周末还能回家吃酸汤鱼。
云南人跑这么远,说白了就俩字:好考。
云南自己卷成麻花,笔试动不动140+,广西这边120就能进面,报名人数还少。
对刚毕业的小孩来说,一张车票换一条命,划算。

也别觉得他们捡便宜。
跨省考试,住宿、路费、信息差全是成本。
笔试过了,资格审查还得再跑一趟,折腾三回才上岸。
换本地人,早上嗦碗粉就能去考场。
更扎心的是,云南人不仅来广西,贵州、四川的考场也全是他们。
等于把西南三省的编制当自助餐,哪边分数线低就夹哪盘菜。

本地人还在纠结报乡镇还是县城,人家已经跨省落袋为安。
所以别骂“外地人来抢工作”,规则摆在那儿,分数说话。
与其吐槽,不如研究下云南人怎么搜集信息的——他们连文山学院这种冷门学校都能组团,说明功课做得比本地人还细。
最后提醒一句:明年报名前,先看看去年录取名单。
如果发现某个岗位连续两年被云南校名霸榜,大概率今年还会重演。
想稳,要么换岗,要么把行测再刷十套卷。
毕竟,车票比高分便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