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开拓者对国王的季前赛,杨瀚森上了23分钟,开场不到8分钟就领了三个犯规,被换下,半场结束时他只有2分、2个篮板、1次盖帽,很多人说他不行,说他适应不了NBA,可第三节一上来,他突然就打出了状态,五分钟内连得14分,全场16分、4个篮板、3次盖帽,正负值+8,首发中锋克林根只拿了2分,他的数据比克林根强多了。
他不是变强了,是撞墙撞多了,才学会躲,CBA里卡位能靠身体顶,NBA裁判吹得紧,一动不对就响哨,他前三分钟连吃三个犯规,不是不会,是老习惯改不了,教练组也没给他新东西练,他在场上就站着等球,以前在CBA他是核心,能组织能策应,现在连发球的机会都没,他拼命抢篮板,挡拆,卡位,看着很拼,其实心里没数,不知道该干啥。
队友们打得凶,霍勒迪和阿夫迪亚三分接连进,杨瀚森反而没多少出手的机会,大家说他拖后腿,可他不过是体系里被压着的人,教练组宁可让克林根上,数据一般也无所谓,就是不给他时间,他能得分,但没人敢让他放开去投,想想文班亚马,刚进联盟就随便投,他还在当那个谁都能用的蓝领,NBA对国际中锋的耐心,好像真的一点点没了。
中国球员去NBA,最难的是内线,外线靠速度和投篮还能找到位置,中锋得适应规则、节奏、战术,杨瀚森的慢不是懒,是他打球有章法,不乱跑,不瞎投,每个动作都有理由,可这种打法在NBA容易被看成迟钝,裁判不给空间,队友不给球,教练不给战术地位,他需要的不是加快速度,而是有人帮他搭一套能用的打法。
CBA最近改了合同规则,年轻球员更想去国外打球,杨瀚森是第一个在季前赛轮换里站住脚的中国中锋,他不是什么天才,但做事踏实,灌篮高手电影重映,不少人又想起樱木花道那种拼劲,杨瀚森没那么疯,可他更稳,他会成为下一个传奇,还是被NBA的节奏吞掉,谁也说不准。
他不需要人说他进步多大,他需要的是有人懂他,他的慢不是毛病,是还没被用上的本事,如果教练组肯等他一阵子,给他点余地,他可能比谁都靠得住,现在不是他能不能行,是别人愿不愿意给他个机会,光拼命未必能换来上场的时间,这事儿就这么现实,可总得有个人先信他一回,他才能把真东西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