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惊爆!股市大跌深度分析:中美贸易战下的两次震荡(二)

10月11日,昨夜今晨,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五”的剧烈震荡。美股三大指数直线跳水,道指大跌1.9%,纳指暴跌3.5

10月11日,昨夜今晨,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五”的剧烈震荡。美股三大指数直线跳水,道指大跌1.9%,纳指暴跌3.56%,标普500指数暴跌2.71%,这一惨烈景象让股民们瞬间回想起4月初那场动荡。

一、市场表现:跌幅与影响范围对比

此次暴跌,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超乎想象。美股大型科技股集体沦陷,台积电ADR暴跌超6%,博通跌近6%,特斯拉跌5.06%,英伟达跌4.89%,亚马逊跌近5%。中概股也未能幸免,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6.1%。不仅股市,原油及加密货币市场同样遭受重创,WTI原油期货收跌4.24%,布伦特原油期货收跌3.82%,比特币一度跌破110000美元,24小时内下跌9.16%。

与此次相比,4月份的下跌更为全面且剧烈。当时,美股经历年内最猛烈抛售之一,纳指在4月4日暴跌6%,标普500指数跌4.8%,道指跌4%,创下多年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超400只股票下跌,进口服饰鞋履股成为重灾区。

二、触发因素:贸易政策与科技股利空

此次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强硬言论。他威胁对中国商品征收“大规模增加的关税”,宣布从2025年11月1日起(或更早,取决于中国行动),美国将对中国征收100%的关税,同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动被视为中美贸易战的新一轮升级,打破了市场对关系缓和的期待。

而4月份的下跌,主要源于特朗普政府宣布对部分国家征收至少10%甚至更高关税,引发全球贸易战风险大增,市场恐慌情绪急剧攀升。当时,中国也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

三、经济背景:不同环境下的市场动荡

此次暴跌发生在消费者信心不足的背景下。美国10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55,为5月以来最低。同时,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10天,特朗普政府开始对联邦雇员实施大规模永久性裁员,打破了美国现代史上政府“关门”期间的惯例,标志着政治对峙的升级。

4月份的市场下跌,则发生在基金经理们对经济前景极度悲观的背景下。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分析称,特朗普政府的行动使美国实际关税税率从2.5%提高到约9.0%,为二战以来最高水平。市场普遍担心美国政府的激进贸易政策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

四、行业影响:科技股与进口依赖型行业受挫

在这次暴跌中,科技板块和非必需消费品板块分别以3.97%和3.29%的跌幅领跌。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十跌一涨,仅有必需消费品板块小幅上涨0.25%。值得注意的是,在普遍下跌的环境中,美股稀土板块逆势上涨,MP Materials大涨8.39%,USA Rare Earth涨4.96%,这反映了市场对中美贸易战升级背景下稀土供应可能受限的预期。

4月份的下跌对进口依赖型行业冲击尤为严重。进口服饰鞋履股成为重灾区,Nike、Lululemon分别跌14.4%及9.6%,Gap大跌20.3%。科技股跌幅也相当显著,苹果挫9.3%,亚马逊及Meta均挫9%,英伟达跌7.8%。

五、钱诚益彰,千顺万顺

此次暴跌后,投资者纷纷涌入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现货黄金上涨1%,最高至4022.901美元/盎司。华尔街的主要恐慌指标VIX自4月以来首次突破20,预示着市场压力不断加大。富时A50期指也遭遇重创,跌幅超过4%,预示着周一A股开盘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市场参与者正密切关注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以及各国央行的政策动向。

回顾4月份的下跌,当时市场恐慌更为严重。市场恐慌指标VIX指数暴涨46%,收于45.31,创2020年4月以来最高收盘水平,美股三大股指单日蒸发逾3万亿美元市值。面对市场动荡,投资者同样涌入避险资产,现货黄金价格涨超1%,再度站上4000美元/盎司关口。

在两次股市大跌中,贸易政策风险都扮演了关键角色。从4月份的初步试探到10月份的全面威胁,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成为市场情绪的“晴雨表”。那些在4月份大跌后认为“只是技术性调整”的投资者,在此次暴跌中不得不面对现实: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已从市场噪音转变为实质性风险,足以逆转市场趋势,重塑全球资产配置格局。

未来,全球金融市场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贸易政策的走向、经济数据的波动以及各国央行政策的调整,都将持续影响市场。投资者需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