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公务员是不是意味着衣食无忧?”说起这个问题,我首先表示肯定:因为公务员意味着铁杆庄稼。但是,主流民众对公务员这个行业存在高度滤镜,这种滤镜,已经到了让人感到哭笑不得的状态。
所以刚好我今天,说说个人对公务员的看法。
1、主流群体对公务员的幻想很多人对公务员的理解,有点皇帝用金锄头种地的意思,比如我认识一个贵州村妇,特别喜欢YY。有一次她YY贵州城镇的公务员就说,贵州城镇公务员年到手20多万,福利不算。当然,我的几个江浙沪一带的朋友听我描述起这个情况以后,笑的前仰后合之后表示:江浙沪的公务员也不都能保证年入20多万,这贵州比江浙沪还有钱呢?
其实说起贵州村妇吹的牛,我想起另一个搞笑事儿:我们辽宁大连某县级市的某事业单位小哥,在相亲的时候跟女生说自己每年到手17万,福利不算。但实际上这事业小哥的到手工资一个月还真就是三千多——县级市的薪酬,能高到哪里去?月入3000+和年入17万,这里面无疑存在很大的缺口。
此外我们本地也有一些大学毕业后的闲散人口,毕业后常年考公,然后经常YY:等自己考上公务员,也就意味着自己进入“上层社会”了——讲个道理,我觉得说这话的好蠢。
当然,还有的考公群体经常盘算:如果27岁之前当不上科长,感觉人生好失败。
总之,各种搞笑的见识层出不穷。
其实公务员的好处在于稳定、旱涝保收。但是坏处在于,公务员其实也就是一个地方普通工资的水平——也就是说公务员的薪酬标准和地方上的经济情况挂钩。也就是说,如果在县城做公务员,还真赚不到几个钱——如果是甘肃的城镇的公务员,可能月到手3000都不一定能拿到。
所以说网上动不动考上公务员年到手20W-30W的,其实或者是北上深、江浙沪的经济超级发达的区域,或者就是公考培训机构给虾米洗脑用的。多数地区的新公务员月到手也就几千块。
2、考公的不适宜人群当然,对于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考公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因为公务员和工程师(这里指工程技术人员)相比,有点龟兔赛跑的意思:比如在杭州,新公务员可能一年也就20万上下还不一定有。而互联网大厂程序员年入六七十万都很寻常。所以互联网大厂程序员一年的年收入,相当于新公务员三年开外。但是,多数互联网大厂程序员在35岁以后都会遭遇职场危机,而公务员基本上可以干到退休——事实上,多数公务员都是提前退休居多。
但是,也存在不适合考公的群体。
比如家里太穷的。
以我们辽宁为例,在辽宁的县城,公务员一般也就三四千左右的月薪,我们就取个中位数:3500一个月(到手)。假设这新公务员是山区农村娃,即便是考入县城,少不得也得考虑在县城安家落户买房子。此外,去掉一系列的生活开销,其实对于山里娃公务员来说,可能遭遇入不敷出的尴尬且恐怖的局面。
所以,家底太差的,也别来考公务员——还不如实实在在做个工程技术类的人才,这样收入高很多。
其实,我知道一个湖南山里娃,考到长沙的公务员,结果干了半年狼狈出逃:因为太穷,也因为遭遇职场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