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饮用水安全是城市公共服务的核心底线,随着城镇供水网络覆盖范围扩大与用户对水质要求提升,传统离线抽样监测已难以满足实时管控需求。城镇供水水质在线监测技术标准的制定,聚焦水质数据全流程管控的规范化,通过明确技术参数、系统架构、施工要求与防护规范,实现从水源端到用户端的水质动态监测,为水务部门精准施策提供技术支撑。
一、监测指标与技术要求
1.1 核心指标确定依据
水务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城镇供水特点提出,浊度、余氯、PH 值是反映水质安全的关键指标:浊度直接关联水中悬浮物、微生物含量,管网老化或二次污染会导致浊度骤升;余氯决定消毒效果,过高易生成三卤甲烷等有害物质,过低则无法抑制细菌繁殖;PH 值虽不直接影响健康,但会影响加氯消毒效率与管道腐蚀性,需根据管网材质(如铸铁管、PE 管)调整适宜范围。三者需优先纳入在线监测体系,可按需补充溶氧、出水流量等辅助指标。
1.2 指标监测技术规范
浊度监测:水质监测领域研究发现,90 度散射式测量法对不同粒径悬浮物适应性更强,尤其适合城镇供水中低浊度(常低于 10NTU)场景。为解决水体颜色干扰(如管网锈蚀导致的黄褐色水),需采用近红外光源;针对泵体运行时产生的气泡,设备需内置气液分离装置,避免气泡散射影响数据。技术参数上,监测范围需覆盖 0-4000NTU(应对突发污染),精度 ±1.0% FS,温度补偿范围 0-65℃(适应季节温差),防护等级不低于 IP68(抵御室外雨雪)。
余氯监测:极谱式传感器因无需频繁更换试剂,成为城镇供水在线监测的主流选择。相较于分光光度法需现场配制显色剂的局限,其可实现 24 小时连续监测,响应时间控制在 90 秒内(确保及时发现余氯骤降)。设备需满足测量范围 0.00-20mg/L(覆盖常规消毒浓度 0.2-1.0mg/L),精度 ±2%,与水体接触部件采用 316L 不锈钢(防氯腐蚀),每 2 个月需用标准溶液校准,每 3-6 个月更换电解液以维持灵敏度。
PH 值监测:为平衡消毒效果与管道保护,监测设备需支持 0-14PH 全量程测量,精度 ±0.01PH(确保微调时的准确性)。考虑到水温对 PH 值的影响,需配备 PT1000 温度传感器实时补偿,输入阻抗不低于 10¹²Ω(减少信号衰减)。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管网材质设定预警值,如铸铁管供水系统 PH 宜控制在 7.2-8.0,避免管道锈蚀。
二、监测系统组成
2.1 系统层级架构
监测系统按功能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感知层由浊度、余氯、PH 值传感器组成,需具备抗干扰设计(如传感器外壳接地屏蔽);传输层包含数据采集传输终端与通信网络,终端需支持有线以太网(固定站点)与无线 4G(临时监测点)双模式,配备 2 路 4-20mA 模拟量输入、3 路 RS485 数字接口,存储容量不低于 16M flash+512M TF 卡(留存 1 年历史数据),静态电流≤1mA(适配太阳能供电);平台层为水质管理软件,需支持站点地图定位、实时数据曲线展示、超标自动报警,数据导出格式兼容 Excel 与 PDF(方便报表生成)。
2.2 数据传输与安全
通信网络采用运营商专用 APN 链路(避免公网干扰),与城镇供水视频监控链路同步建设,降低施工成本;数据上传频率可按需设定,常规时段 5 分钟 / 次,超标时自动提升至 1 分钟 / 次。平台层需设置三级权限(管理员、运维员、查看员),敏感数据(如用户端水质数据)采用加密传输,定期备份数据库(防止数据丢失),部分轻量化平台可提供免费试用,自建平台需支持 SL651-2014 水文通讯规约解析。
三、安装调试规范
3.1 前期准备与环境适配
安装前,水务运维人员需核查设备合格证、校准报告等资料,确认传感器量程与现场需求匹配;安装环境需满足:室外站点需搭建防雨棚(避免阳光直射),严寒地区(零下 10℃以下)需为终端机加装加热模块,潮湿环境需提升接地电阻至≤4Ω。电缆敷设需预留 20% 冗余(便于后期维护),光缆纤数按 “实际需求 + 1 芯备用” 配置,传感器线缆长度控制在 50 米内(减少信号衰减)。
3.2 施工与预检测
设备安装需符合:传感器接线端需做防水处理(缠绕防水胶带),不同电压等级线缆(如 220V 电源与 4-20mA 信号)分开穿管(间距≥10cm),电缆转弯半径≥10 倍外径(避免绝缘层破损);光缆熔接需由持证人员操作,熔接点损耗≤0.3dB,熔接后需测试光路通断。安装后需进行预检测:电缆绝缘阻值≥0.5MΩ,传感器信号输出稳定(波动≤±0.1%),终端机与平台数据传输延迟≤30 秒。
3.3 调试与标定流程
调试分三步:单设备调试(通电测试传感器响应)、模块对接(验证传感器与终端机数据交互)、系统联调(测试平台接收与报警功能),全程记录站点坐标、设备型号、标定数据。标定需规范:PH 传感器用两点法(缓冲液需平衡至室温,避免温度影响),每 1-2 月 1 次;余氯传感器需先极化 6 小时,再用实验室检测值比对校准,每 2 月 1 次;浊度传感器用 GBW12001 标准物质,低浊度溶液(<100NTU)现配现用,高浊度溶液(>400NTU)冷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