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前先说几句。
我以前说过,尽量不要退群。群里会不定时的发些群利。
目前发过的福利有:一些电子书,比如昨天发了文章里提到的《硝烟轶事——志愿军563团抗美援朝纪实》。
还发了第一卷的勘误表,第一卷的电子地图,还有不定时的非公开讲座,等等。
两句话,一,参与过第一卷众筹的,之前没进群的,或者退群的,可以重新进去领取。
二,私聊问我要资料、要地图的,恕不接待。一个个都来问我,我啥事都别干了,光回消息了。
上篇文章简单讲了下篁芳里战斗,我们接着讲。因为书已经在群里发给大家,本文就尽量少截图了。
马兆民前辈的563团,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对手,是韩军第2师团第31联队的右翼大队。而63军其他的对手都是韩军第6师团第2联队。
韩军第6师团师团长张都暎在此战中的打法是诱志愿军63军深入,等63军渡过清平川和洪川江处于背水之地后进行反击,所以前面就放宋大厚指挥的第2联队。另外两个联队放在后面以逸待劳。
韩军第2师团在朝鲜战争中表现不错,其第17联队被志愿军称为韩军战斗力最强的三个团之一,但第31联队就差一点了,战斗力比不上韩军第6师团任意一个联队。
至于563团打得怎么样,本文就不讲了。简单说一句,就是在禾也山打败韩军第31联队一个中队后,向前攻击梅谷山就受阻了。马前辈借别人口说自己没有打过败仗,进攻失利,我不知道算不算败仗。马前辈说对手是美军第24师,实际是韩军第2师团最右翼第31联队的一个大队,打了两三天连对手是谁都没搞清。
我们这里就说说炮兵团的问题。马前辈在书里说到,当韩军第6师团反击后,63军迅速后撤,自己奉命殿后,撤到清平川北岸后,与564团并肩阻击。师政委李真曾打电话来发火,怒斥他把敌人坦克放了过来,坦克冲到了师炮兵团跟前。后来发现是突破了564团的阵地。
我想请教马前辈。那63军炮兵团是怎么回事?
我们来看63军军史记载,见下图。
就不用我多说什么了,军史写着呢,军炮兵团差点没了。
再来看地图。
188师撤到清平川北岸后,563团在左,564团在右,军炮兵团在563团左后侧。马兆民前辈对军炮兵团的遭遇只字不提,那是不是也该解释下,敌军怎么把军炮兵团左右道路都给控制了呢?
马前辈整本书里,整天说别人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说到自己都是好好好。那军炮兵团是怎么回事呢?
另外一个,563团在这一阶段歼敌多少呢?目前缺乏数据,从打胜的一仗,击溃禾也山的韩军一个中队可知,对阵韩军第2师团的部队,歼敌最多百人。其后殿后阻击,面对的是韩军第6师团。而韩军第6师团在面对63军全军,60军、12军、27军、20军等部分部队,从5月17日战至28日,阵亡477人,失踪33人。以伤亡比1:3估算,受伤1500人,总计大约2000人。
还是和上篇文章一样,就算563团战斗力超群,超过其他所有军,也强于在华川的58师,2000人,563团占一半,1000人,行不行?
那么,加上第一阶段,上篇文章说的,算歼灭英军240人。目前合计1240人。
接下来,就是转移阶段,也就是铁原阻击战。
马前辈说,自己面对的是美军骑兵第1师,实际面对的是韩军第9师团第30联队(前期)和第28联队(后期)及美军骑兵第1师半个团(具体是哪个团,目前我也不知道,因为手上三本美军骑兵第1师的书,对于铁原阻击战都轻描淡写,只说志愿军抵抗很弱,回头必须找到骑兵第1师的档案。据我看,应该是骑兵第8团,因为希腊营在187师方向,它是配属骑兵第7团的,而骑兵第7团6月2日换下了骑兵第5团)。
不知道敌军是韩军第9师团,原因非常简单,一个俘虏都没抓到,完全被动挨打。
韩军第9师团在前不久刚刚在县里地区惨败,原有大约11500人被打得只剩4582人,在5月27日进行了整补,依然缺编30%以上,即满编率不到70%,随后划归美军第1军指挥,来到汉滩川。
一开始,563团面对的是韩军第30联队,这是韩军第9师团战斗力最强的一个联队,也就是沿着地图左边箭头向北进攻。后来563团退守高台山的时候呢,面对的是韩军第28联队,该联队是沿着地藏峰向北进攻的,一开始面对的是562团。这是韩军第9师团的主攻方向,见下图。我用蓝色简单画了一下。
现在我们就掌握了一些基本信息了,对手,韩军第9师团,刚刚被9兵团和朝鲜人民军揍得落花流水,新补充了2500左右新兵。
战斗结果是,563团原有1600余人,最后还剩300人,损失1300余人。韩军第9师团预备队第29联队没动,第28、30联队先后与562、563、564团交战,共伤亡160人,其中阵亡31人,负伤127人,失踪2人。美军骑兵第1师从5月23日至6月12日共伤亡704人。
按照马前辈的说法,光在255.1高地的8连以伤亡16人的代价歼敌800余人。马前辈介绍,很多战斗是用大石头砸的,还专门有个标题“8连用冷兵器杀敌”,还有个标题“郭恩志传授拼刺经验并带头拼刺”,然后描述了怎么拼刺刀把美军赶下去,然后用大石头砸。打了四天,这样拼刺刀,砸石头,歼敌800,牛逼。马平教授在书中说过,四野13兵团部队说啊,美国兵厉害,五个才能打他一个(指肉搏)。
所以啊,四野部队不行啊,看看华北部队,肉搏轻易歼敌800。
然后呢,马前辈说因为562团丢失了北台724高地(见上图,我截图时没把724高地截进去,就在地图右下方北台的南面),562团团长闫同茂打电话来通报情况,所以马前辈认为自己左翼危险了,就撤退了。
这个我不是很理解,563团一线阵地在207高地、法化洞、255.1高地一线,在北台724高地西北边,怎么就左翼暴露呢?伤亡16人就歼敌800,怎么就撤了呢?这是第一次撤退,马前辈是这么解释的,于是就撤到了425.2高地一线。可是这时562团与563团相邻的阵地在地藏峰,425.2高地在地藏峰西北,那你马前辈这一撤不就把562团的侧翼给卖了么?
这些动作不符合军事原则,确实难以理解。
第二次撤退,马前辈说是因为配属过来的564团1营在504高地(地图541高地右后侧)不战而逃,所以他被迫撤退。里面还有一堆故事,马前辈说是师长张英辉同意的,后来张英辉批评他是打击报复。同时他也承认自己拒绝执行反击504高地的命令,还说张英辉第二天打电话批评他“谁让你撤退的?”是颠倒黑白。马前辈写书的时候,张英辉已经逝世,所以对质不了。
但没关系,战线不会撒谎。我们来看下战斗情况。
6月7日,563团团长马兆民以724高地失守为由后撤到306高地、陈和洞以南无名高地、525.2高地、541高地一线。此时,562团在地藏峰一线激战,战至黄昏,阵地失守。当晚562团进行反击,与韩军第28联队激战至8日上午。
6月8日上午,马兆民团长称在504高地的564团1营不战而逃,所以他右后方暴露,于是撤到330.7高地、638高地、182.4高地一线。当日,韩军第30联队攻克638高地。562团与韩军第28联队继续在地藏峰及以北地区激战。同时为了保障自己右翼安全(就是563团后撤后暴露的右翼),562团派部队反击563团放弃的402高地得手。
638高地失守后,马兆民团长继续后撤,把兵力收缩到高台山。他说是师长张英辉主动提出收缩防线的。后来张英辉说:“铁原阻击战时,马兆民向我报告说要是不撤退他性命都有危险。”
马兆民自己写的,见下图。当然喽,他说张英辉颠倒黑白。
是非纠葛不继续分辨了,看战况。此时562团西翼面对的是韩军第28联队,东翼面对的是美军第7团,但韩军进攻速度快,美军落后于韩军。为什么?地藏峰的西侧翼暴露了,562团经过苦战,阵地失守了,而这时563团撤到大松亭去了,随后又被韩军突破了。之前我连发好几文介绍了美军第7团,这是美军第3师的主力团,面对志愿军战绩相对不错,从没吃过大亏。562团顶得住美军第7团,顶不住韩军第28联队,为什么?让我们大声问问,为什么?
马前辈编了个顺口溜:闫同茂大战金鹤山,曹步墀水淹七军(讽刺564团开闸放水),张英辉败走五里亭。那请问,面对缺编高达30%,补了一大堆新兵的新败之师的韩军第9师团,563团节节败退,你给自己怎么编顺口溜?
最后还是来看看战绩和损失。
我们就算之前英军489人,韩军第6师团2000人,美军骑兵第1师704人,韩军第9师团160人,全部是563团打的,63军其他部队都在看戏,那么总计就是3353人。可马前辈说自己在第五次战役歼敌4956人,所以说明一个非常朴素的真理——美国人、英国人、韩国人不要脸,撒谎隐瞒自己伤亡。
按照另一种情况来看。就算第一阶段563团打掉200英军,第二阶段歼灭200韩军,铁原阻击战,韩军第9师团160人的伤亡,在韩军非主攻方向的563团能占多少?
为什么563团自己伤亡1300余人?《563团高台山防御战斗的教训和经验总结报告》说,是因为事先没测查好战区的地形,不知道是以片麻岩为主,容易被炮弹炸飞溅伤人,马兆民没有听取参谋的意见,结果被碎石击伤的特别多,563团牺牲和受伤的比例是1:6。志愿军死伤比通常是1:2,不到1:3,个别情况会1:1,这是因为伤员往往撤不下来。结果563团在铁原阻击战是1:6。谁的责任?所以面对刚刚被打残的韩军第9师团,伤亡都那么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