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掴猕猴瞬间遭飞踹反杀,黔灵山游客手欠被踹倒地鼻部受伤流血:野生猕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游客被警方口头警告并登记备案
2025年7月25日上午,一段在贵州贵阳黔灵山公园拍摄的视频被多家平台转发。
画面中一名黑衣男子突然抬手扇向蹲坐在护栏上的野生猕猴,猕猴随即跃起,双脚猛蹬男子面部,男子后仰倒地,鼻腔流血。
视频全长十二秒,镜头无明显剪辑痕迹,背景可见“黔灵山猕猴观赏区”提示牌。
现场目击者、贵阳市民罗云向记者证实,冲突发生在公园游步道三岔口。
猴子本来在路边坐着,那人先用手里的矿泉水瓶敲它脑袋,又抽了一巴掌,猴子立刻跳起踹他,整个过程不到五秒。
公园管理处当日通过“黔灵山公园”官方账号发布了情况说明。
受伤游客杨某,三十二岁,江苏南京人,自行前往黔灵村医务室处理鼻梁擦伤后离开。
涉事猕猴为公园野生群体“C群”成年雄猴,未受伤,已加强巡护观察。
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7月26日书面答复媒体,确认黔灵山猕猴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条,禁止游客恐吓、击打,因挑衅导致的人身伤害,由行为人自行承担责任。
公园提供的近三年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园内共记录猕猴伤人事件13428起。
其中86%发生在游客投喂或近距离逗弄过程中,景区因此增设“请保持三米以上距离”警示牌三百余块,并安排流动巡查员用空弹弓声响驱猴。
中国灵长类学会理事、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在受访时指出,猕猴反击速度可达每秒三次跳跃,“游客掌掴行为被其视为直接攻击,飞踹属于自我保护,符合猕猴行为学应激反应模式”。
7月27日,当事人杨某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手写致歉信,承认“因一时冲动动手打猴,现已收到教训,今后将文明游览”,该帖配图包含医院诊断“鼻部软组织挫伤”,目前账号已设为私密。
贵阳警方表示,已对杨某进行口头警告并登记备案。
同时提醒公众,非法伤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轻微者亦将面临行政处罚。
黔灵山公园管理处宣布,暑期高峰期间将加密巡查频次,对投喂、击打猕猴等行为现场取证并移送执法部门。
公园呼吁游客遵守“不靠近、不投喂、不挑逗”三不原则,以免再次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