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鸡肉作为我们日常餐桌上的常客,其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从古至今,鸡在我国文化中一直占据着特殊地位,它不仅是十二生肖之一,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在我国农耕文明的长河中,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培育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鸡品种。这些名鸡不仅是一道道美味佳肴,更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各地都有不同品种,风味各异的鸡品种,它们或皮薄肉嫩,或骨酥汤鲜,接下来,菜卫卫就来给大家细数那些让人回味无穷的10大名鸡,看看你家乡的鸡是否榜上有名?
10,海南文昌鸡
海南文昌鸡是海南省文昌市专属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集中在文昌潭牛镇及周边乡镇,当地的热带气候、疏松土壤与丰富植被为其提供了独特生长环境。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余年,清代《岭南杂记》等文献中便有关于文昌地区饲养该类土鸡的记载。
文昌鸡上市需经过固定养殖周期,先在林地放养120天左右,采食野虫、野果与牧草,后转入笼舍用米糠、椰子饼、花生饼等饲料育肥30-60天,全程150-180天方可上市。体型中等紧凑,羽毛以黄褐色为主,部分个体颈部有白色羽环,鸡冠呈小而直立的红色单冠,鸡爪细瘦呈淡黄色,皮肤为乳白色并略带淡粉色。
烹饪以白切为主,口感上鸡肉纤维细腻,入口不柴,咀嚼时能尝到自然鲜甜。鸡皮薄且富有弹性,无厚重脂肪层;熬煮的鸡汤清澈透明,鲜味浓郁却不油腻,是海南传统宴席中的核心菜品。
9,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集中在泰和县武山周边区域。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汉代,距今已有2000余年,明代《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载其“甘平无毒,益助阳气,滋阴补肾”,是传统养殖品种中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鸡种。
泰和乌鸡上市需经过180-240天的养殖周期,以散养为主,前期采食田间虫草、野菜,后期补充谷物、豆粕等饲料,确保肉质发育成熟。羽色雪白呈丝状,无羽轴,鸡冠为紫黑色倒冠形,喙、脚均为乌色,且每只脚有五趾(普通鸡为四趾),皮肤、肌肉、骨骼也均呈暗乌色,是典型的“全乌”特征。
肉质细嫩紧实,肌间脂肪分布均匀,烹饪后不柴不腻,尤其适合炖汤,汤汁清澈浓郁,鲜味醇厚,肉质入口有弹劲,且炖煮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口感形态,是传统滋补膳食中的常见食材。
8,灵山香鸡
灵山香鸡是广西灵山县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集中在灵城、新圩、佛子等乡镇。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距今已有300余年,最初是当地壮族先民选育的本土土鸡品种,因肉质自带香气,逐渐成为区域特色养殖品类,清代《灵山县志》中已有相关养殖记载。
灵山香鸡上市需经过固定养殖周期,先在林地散养100天左右,采食杂草、虫类、野果,后期转入半舍饲育肥40-50天,投喂玉米、木薯渣、花生麸等本地饲料,全程140-150天方可上市。体型中等紧凑,公鸡羽毛以枣红色为主,尾羽修长,母鸡羽毛多为黄褐色,夹杂浅麻纹;鸡冠为红色单冠,公鸡冠大直立,母鸡冠小微垂。鸡爪呈淡黄色,皮肤为淡粉色,表皮光滑无绒毛。
肉质细嫩且有嚼劲,不柴不腻,烹饪后(以白切、清蒸为主)能散发自然肉香,鸡皮弹滑紧实,无厚重脂肪层,汤汁清澈,鲜味浓郁,适合追求食材本味的烹饪需求。
7,景阳鸡
景阳鸡是湖北省建始县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集中在景阳河沿岸的景阳镇及周边乡镇。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清末,由比利时传教士带入的鸡种与本地鸡杂交,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育形成,迄今已有近200年历史,2004年被载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
景阳鸡养殖周期较长,采用林下散养模式,鸡群采食昆虫、草籽,辅以玉米、红薯等饲料,需养殖8至12个月方可上市,上市时公鸡体重1.5至2.5千克,母鸡1.2至2.0千克。体型高大粗壮,有“红冠、绿耳、乌皮、黑腿”的特点,羽毛分粟麻、黄麻两种,公鸡羽色偏红亮,母鸡为浅黄或粟麻色,喙呈乌色,脚胫粗壮。
肌肉纤维细密,肌间脂肪分布均匀,烹饪后鲜嫩多汁,带有自然香味,鸡皮紧实有弹性,炖汤后汤汁浓郁,因富含硒元素,常作为滋补食材。
6,德化黑鸡
德化乌鸡是福建省德化县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集中在德化赤水、上涌、桂阳等山区乡镇。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距今已有400余年,清代《德化县志》中便有关于当地“乌羽鸡”养殖与食用的记载。
德化乌鸡上市需经过180-220天的养殖周期,全程以林下散养为主,前期鸡群自主采食林地中的虫草、野果、嫩叶,后期补充玉米、豆粕、稻谷等饲料,确保肉质发育充分,上市时公鸡体重多在1.8-2.5千克,母鸡1.5-2.0千克。外观呈典型“全乌”特征,体型中等紧凑,羽毛乌黑色且富有光泽,皮肤、肌肉、骨骼及内脏均为乌色。鸡冠为紫黑色单冠,公鸡冠大直立,母鸡冠小微垂。喙与脚均呈乌色,每只脚有五趾(普通鸡多为四趾),是其显著识别点。
肉质细嫩紧实,肌间脂肪分布均匀,烹饪后不柴不腻,尤其适合炖汤,汤汁清澈浓郁,鲜味醇厚,鸡皮弹滑且无厚重脂肪,食用时能尝到食材本身的清甜。德化当地人常将黑鸡与当地特产的中草药一起炖煮,制作成滋补汤品。这种传统吃法代代相传,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5,卢氏鸡
卢氏鸡是河南省卢氏县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集中在卢氏县官坡、瓦窑沟、狮子坪等深山区乡镇。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距今已有300余年,是当地先民在山区环境中经长期自然选育形成的传统土鸡品种,清代《卢氏县志》中已有关于“山鸡”养殖的记载。
卢氏鸡上市需经过150-180天的养殖周期,全程以林下散养为主,鸡群自主采食林间虫草、草籽、野果,后期仅补充少量玉米、豆粕等饲料,上市时公鸡体重多为1.5-2.0千克,母鸡1.2-1.8千克。体型中等偏瘦,结构紧凑。公鸡羽毛以枣红色为主,尾羽黑亮且修长,母鸡羽毛多为黄褐色,夹杂不规则浅麻纹。鸡冠为红色单冠,公鸡冠大且直立,母鸡冠小呈微垂状。鸡爪为淡黄色,表皮光滑,皮肤呈淡粉色,无多余绒毛。
肉质纤维细密,有嚼劲却不柴,肌间脂肪分布均匀,无厚重油脂感。烹饪以白切、清炖为主,加热后能散发自然肉香,鸡皮弹滑紧实,汤汁清澈,鲜味浓郁,能突出食材本身的清甜,适合追求原生风味的食用需求。
4,长汀河田鸡
长汀和田鸡(又称河田鸡)是福建省长汀县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集中在长汀河田、濯田、南山等乡镇。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距今已有400余年,清代《长汀县志》中记载当地“鸡质优,肉嫩香”。
长汀和田鸡上市需经过120-150天的养殖周期,全程以林下散养为主,鸡群自主采食林地中的虫草、草籽、野果,后期仅补充少量玉米、稻谷等饲料,上市时公鸡体重多为1.2-1.8千克,母鸡1.0-1.5千克。体型中等紧凑,公鸡羽毛以深褐色为主,带有金属光泽,尾羽短而紧凑。母鸡羽毛多为黄褐色,夹杂不规则浅麻纹。鸡冠为红色单冠,公鸡冠大且直立,母鸡冠小呈微垂状。鸡爪为淡黄色,表皮光滑,皮肤呈淡粉色,无多余绒毛。
肉质纤维细密,有嚼劲却不柴,肌间脂肪分布适中,无厚重油脂感。烹饪以白切、清炖为主,加热后能散发自然肉香,鸡皮弹滑紧实,汤汁清澈,鲜味浓郁,能突出食材本身的清甜,是当地传统宴席及家常滋补的常用食材。
3,崇仁麻鸡
崇仁麻鸡是江西省崇仁县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集中在崇仁巴山镇、石庄乡、六家桥乡等乡镇。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距今已有300余年,清代《崇仁县志》中便有“县境多养麻羽鸡,肉嫩味鲜,为家常及宴席佳品”的记载。
崇仁麻鸡上市需经过130-160天的养殖周期,全程以林下散养为主,前期鸡群自主采食林地中的虫草、草籽、野果,后期仅补充少量玉米、豆粕、稻谷等饲料,确保肉质自然发育,上市时公鸡体重多为1.4-1.9千克,母鸡1.1-1.6千克。外观核心特征为“麻羽”,体型中等紧凑。公鸡羽毛呈褐麻色,羽面带有金属光泽,尾羽短而齐整。母鸡羽毛为浅黄麻色,羽纹清晰均匀。鸡冠均为红色单冠,公鸡冠大且直立,母鸡冠小呈微垂状。鸡爪为淡黄色,表皮光滑无绒毛,皮肤呈淡粉色。
肉质纤维细密,有嚼劲却不柴,肌间脂肪分布适中,无厚重油脂感。烹饪以白切、清蒸或炖汤为主,加热后能散发自然肉香,鸡皮弹滑紧实,汤汁清澈,鲜味浓郁,能凸显食材本身的清甜,既是家常餐桌上的常见菜,也是当地宴席中兼具营养与风味的菜品。
2,寿光鸡
寿光鸡是山东省寿光市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集中在寿光稻田、纪台、化龙等乡镇。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距今已有300余年,清代《寿光县志》中记载“县内鸡种健硕,肉味醇厚,为民间常用食材”。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鸡种如东北大骨鸡、狼山鸡、芦花鸡等都是寿光鸡到外地后杂交而成的。寿光鸡对我国鸡种资源的培育和改良作出了重要贡献。
寿光鸡上市需经过120-150天的养殖周期,全程以散养结合半舍饲为主,前期鸡群在田间采食杂草、虫类及农作物副产品,后期补充玉米、豆粕、麸皮等饲料,确保肉质发育充分,上市时公鸡体重多为1.8-2.5千克,母鸡1.5-2.0千克。公鸡羽毛以枣红色为主,羽面富有金属光泽,尾羽修长且黑亮。母鸡羽毛多为黄棕色或浅麻色,羽纹整齐。鸡冠均为红色单冠,公鸡冠大且直立,母鸡冠小呈微垂状。鸡爪为淡黄色,粗壮有力,皮肤呈淡粉色,表皮光滑。
肉质紧实有嚼劲,肌间脂肪分布适中,无厚重油脂感。烹饪以白切、清炖为主,加热后能散发自然肉香,鸡皮弹滑不软烂,汤汁清澈浓郁,能凸显食材本身的鲜味,是当地家常及宴席中的常见菜品。
1,清远鸡
清远鸡是广东省清远市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集中在清城、清新、佛冈等县区。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距今已有300余年,清代《清远县志》中便有“本地鸡质优,肉嫩味鲜,为宴席珍品”的记载。
清远鸡上市需经过150-180天的养殖周期,全程以林下散养为主,鸡群自主采食林地中的虫草、草籽、野果,后期仅补充少量玉米、稻谷、豆粕等饲料,确保肉质自然发育,上市时公鸡体重多为1.5-2.0千克,母鸡1.2-1.8千克。体型中等紧凑,公鸡羽毛以枣红色为主,羽面带有金属光泽,尾羽黑亮且修长。母鸡羽毛多为浅黄色或淡麻色,羽纹细密均匀。鸡冠均为红色单冠,公鸡冠大且直立,母鸡冠小呈微垂状。鸡爪为淡黄色,细瘦且有光泽,皮肤呈淡粉色,表皮光滑无绒毛。
清远鸡肉质细嫩紧实,有嚼劲却不柴,肌间脂肪分布均匀,无厚重油脂感。经典做法为白切,烹饪后能散发自然肉香,鸡皮弹滑不软烂,咬下有轻微脆感,汤汁清澈透明,鲜味浓郁,能最大程度凸显食材本身的清甜,是广府饮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食材,也是家常餐桌与高端宴席的常见菜品。
,你们家乡有什么特色的鸡品种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美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