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视着城市璀璨的夜景。他的公司刚刚完成了C轮融资,估值突破十亿,而他才三十五岁。
“张总,这是市场部对‘智联家居’项目的风险评估报告,有几个潜在问题需要您过目。”助理小王小心翼翼地递上文件。
张三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放桌上吧。市场部那帮人总是杞人忧天,这个项目绝对会成功,我看得出来。”
小王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默默退出了办公室。这样的场景近几个月来已经上演了无数次。自从公司做大后,张三越来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过去的成功使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永远正确。
“智联家居”项目是张三力排众议推出的新战略,旨在打造一个连接所有家居设备的智能系统。研发部门负责人李工曾委婉提醒:“张总,目前技术还不够成熟,我们的核心算法可能还无法处理如此复杂的数据交互。”
张三不以为然:“技术总是在进步的,我们要做的是引领,而不是跟随。”
产品发布会上,张三意气风发地宣布:“这将彻底改变人们的居家生活方式!”媒体争相报道,投资人也纷纷表示看好。在一片赞誉声中,只有少数人察觉到潜藏的危机。
市场部总监赵敏拿着用户调研数据找到张三:“张总,数据显示,超过60%的潜在用户对隐私安全表示担忧,我们应该先解决这个问题再全面推广。”
张三笑了笑:“赵总监,你太保守了。任何创新都会伴随质疑,等产品出来了,这些担忧自然会消失。”
就连张三的妻子也察觉到了问题。晚饭时,她试探着说:“老公,最近好像很多老员工都离开了公司,是不是应该听听他们为什么走?”
张三不悦地放下筷子:“他们跟不上公司发展的步伐,被淘汰是自然的。现在公司需要的是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不是墨守成规的老古董。”
“智联家居”系统如期上线,初期销量确实惊人。张三更加确信自己的正确,甚至在庆功宴上公开说:“事实证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我就是那少数人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一个月后,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投诉。用户抱怨系统频繁故障,设备经常无故离线。更严重的是,有黑客发现了系统漏洞,上千户家庭的隐私数据被泄露。
危机爆发的那天早晨,张三刚走进办公室,就看到一群记者堵在门口。“张先生,您的系统导致用户隐私泄露,您对此有何解释?”
与此同时,董事会发来紧急会议通知。会议室里,各位董事面色凝重。
“张三,我们早就提醒过你可能的风险,为什么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一位元老级董事质问道。
张三仍然试图辩解:“这只是发展中的小挫折,任何新技术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
“这不是小挫折!”另一位董事打断他,“公司股价已经下跌40%,我们面临着集体诉讼!”
会议结束后,张三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手机上不断弹出坏消息:大客户取消订单,合作伙伴暂停合作,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傍晚,小王敲开门,递上一份辞职报告:“张总,对不起,我也要走了。其实很多同事早就看到了问题,但您从来不听。”说完转身离去。
张三独自一人站在窗前,夜幕再次降临,城市的灯光依然璀璨,但他的商业帝国已经摇摇欲坠。他拿起桌上堆积如山的报告和建议书,第一次认真翻阅起来。越看心越沉——几乎所有问题都被下属们精准预测到了,还附上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手机响起,是妻子发来的短信:“老公,回家吧,我们一起想办法渡过难关。”
张三缓缓坐下,双手掩面。这一刻他才明白,自信与自负只有一线之隔,而他已经跨错了边。成功不是一个人创造的,而失败却可以因一人所致。
窗外,霓虹闪烁,映照着他孤独的身影。曾经的一切,都因他的过度自信而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