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说过赊刀人吗?
他们扮做货郎模样,拿着菜刀走街串巷,以赊刀为生,预测未来之事,等到他们预测的事情发生,才会来收菜刀的钱。
民间传言:赊刀人通风水,晓阴阳,解世人疾苦。铁口断生死,神算定乾坤!
传言是否为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距离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十几年。
赵建国作为第一批从体制内离职,下海经商的商人,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天,他吃完晚饭,正坐在家门口乘凉,一个声音传来。
“卖菜刀嘞,先用后给钱,卖菜刀嘞……。”
一个身穿道袍的中年男子,挑着两个货担,正缓缓朝着赵建国走来。
身穿道士服卖货,还先用后给钱,这种穿着打扮和卖货方式,都挺别具一格的。
赵建国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两人的目光对视,中年男子笑着来到赵建国面前,拿出一把菜刀,说道,“买把刀呗,先用后给钱。”
赵建国家里有菜刀,微微摇头,十分有礼貌道,“不需要,谢谢。”
中年男子没有纠缠,收回菜刀,仔仔细细打量了赵建国一眼,嘀咕道,“你财气很旺,这几年应该赚了不少钱,不过,你印堂发黑,隐约之间有煞气缭绕,明日恐有灾祸,不要出门,灾祸自解。”
说完,他扛着货担继续卖菜刀。
最开始,赵建国没把中年男子的话放在心上,等到他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他跟中年男子是第一次见面,中年男子就看出他这几年赚到了钱,那就证明,这个中年男子是有些本事的。
既然他有些本事,那就意味着他的话是有可信度的。
“明日恐有灾祸,不要出门,灾祸自解。”
这是他最后说的话。
赵建国该不该听他的话呢?
思来想去后,赵建国觉得,反正他明天也没什么事,听人劝,吃饱饭,他就在家待一天,也不损失什么,就当给自己放个假了。
想清楚这一点,第二天,他没有去公司,就在家里待着,傍晚十分,门外传来“砰”的一声巨响。
他跑出去查看,一个青年骑摩托撞在他新买的夏利车上了。
青年看见他走出来,骑上摩托车,一脚油门,绝尘而去。
他没有去追青年,目光盯着被撞的夏利车,回想起昨天中年男子对他说的话,“明日恐有灾祸,不要出门,灾祸自解。”
夏利车就停在门口,一点都不挡路,却被撞了。
如果他今天没有待在家里,而是开车出去做生意,那么,被撞的人是不是就是他了?
想到这里,他猛的瞪大眼睛,这时他才意识到,昨天的那个中年男子,是个高人!
他严格遵循中年男子的话,连车都顾不上修,继续回家待着。
第二天早上,他四处打听中年男子的身份。
这个中年男子不是附近的村民,谁都不认识他,更不知道他的名字和家庭住址。
这时,一个将近百岁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来到赵建国面前,开口道,“我知道那人的身份,他不是一个普通人。”
自从赵建国停在门口的夏利车被撞后,他也意识到,那名中年男子不是一个普通人。
老人家的话说到他的心坎上了,他急忙问道,“那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
老人一脸敬畏的回答,“他是一名赊刀人。”
赵建国挠了挠头,他第一次听说过“赊刀人,”又问道,“赊刀人是干什么?”
老人回答道,“赊刀人是一种玄门职业,每一位赊刀人都是道法精深的高人,通风水,晓阴阳,解世人疾苦。铁口断生死,神算定乾坤!
他们沿着街道叫卖菜刀,你买菜刀的时候,他不收钱,只会留下一句谶语,等到谶语应验后,他们才会来收钱。”
这下,赵建国可以确定,那名中年男子是一名道术高手。
老人继续道,“老夫活了快一百年,玄学这种事情,讲究因果循环,他让你别出门,结果,你的夏利车被撞了,这也就意味着,你欠了他的情,不把这笔情还了,你早晚还会有麻烦,找到他,还了他的情。”
赵建国无比紧张,解释道,“我知道他是个玄门高手,我也想找到他,可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更不知道他的家庭住址,我去哪找他?”
老人微微摇头,赊刀人走街串巷,居无定所,他也没办法找到赊刀人。
因为赵建国找不到赊刀人,这件事逐渐就放下了。
一个月后,这天傍晚,赵建国吃完晚饭出来溜达,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
“卖菜刀嘞,先用后给钱,卖菜刀嘞……。”
是那个赊刀人。
赵建国顺着声音急匆匆的跑过去,见到了他“朝思暮想”的赊刀人。
他抓住赊刀人的手,一脸激动道,“大师,我找了你一个多月了,上次你说不让我出门,我听了您的话,结果,一辆摩托车撞在我的车上,因为您的话,才让我免除了一场灾难,我谢谢您,请受我一拜。”
他恭恭敬敬的给赊刀人鞠了一躬,紧接着问道,“大师,您救了我,我非常感谢您,请您收下我的谢意。”
说完,他从怀中拿出三千块钱,递到赊刀人面前。
九十年代的三千块钱,相当于现在的十万块左右,那可是一笔巨款。
无论是谁,都不会无动于衷的。
谁曾想,赊刀人只是轻描淡写的看了三千块钱一眼,脸色没有丝毫变化,淡淡道,“举手之劳而已,请你不用放在心上,赊刀人有个规矩,先赊刀,再留下一句谶语,谶语实现,我们才会收钱,我若现在收钱,那就是坏了规矩,会遭到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