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公司服务质量不行,凭什么让我们缴费!”“收不上物业费,物业公司也难以正常运转。”曾是业主与物业间剑拔弩张的争执;如今,一句“这位调解员说到我们心里了,我们愿意支付物业费”,让矛盾迎来转机。近日,5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在舒兰市人民法院法官刘鑫颖与特邀调解员王淑艳的调解下顺利和解,身为舒兰市政协委员、新村社区书记的她,凭借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成功化解了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对立,这正是政协委员参与物业纠纷调解的生动缩影。
物业服务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质量。舒兰市法院辖区内老旧小区占比高,这些小区因规划建设早、规模大,受历史因素影响,曾长期面临基础设施老化失修、车辆乱停、环境脏乱、垃圾清运不及时等管理难题。近年来,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持续攀升,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痛点。为切实破解这一难题,舒兰市法院创新举措,邀请政协委员与法官组建专项调解团队,为矛盾化解注入新动能。
今年3月,法院立案综合受理窗口集中受理了多起涉及本地某物业公司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完成同类案件识别标记,立案后直接转入调解程序。随后,政协委员与立案庭先行调解团队迅速深入涉事小区,同步走访物业公司与业主,摸清矛盾根源。走访中,业主们直言不满:“小区环境又脏又乱,物业态度差,还总丢东西,这样的服务谁愿交物业费?”而物业公司也大倒苦水:“不少业主自入住就没交过物业费,长期欠费让我们根本没钱提升服务。”
为让调解有依有据,工作人员将小区物业服务现状拍照留存,结合业主诉求整理成书面材料。随后,政协委员牵头组织物业公司与业主代表召开座谈会,搭建沟通桥梁。经过耐心协调,物业公司当场承诺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业主们也同意在物业公司完成整改后按时缴纳物业费,多起纠纷就此高效化解。
政协委员参与物业纠纷调解,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他们兼具丰富社会阅历与专业知识,能从多元视角剖析问题:曾有一起涉及小区公共设施维修费用分摊的纠纷,政协委员中的财务、法律专业人士,通过解读相关法规与财务制度,为双方制定了合理方案,成功打破僵局。此外,政协委员扎根基层、公信力强,更易倾听双方诉求、化解对立情绪,让调解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截至目前,政协委员已参与调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50件,成功42件,调解成功率达84%。随着批量纠纷的化解,其示范效应逐步显现,辖区内同类纠纷数量明显下降,舒兰市法院在群体性纠纷治理中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法院将持续深化“政协+法院”多元解纷机制,进一步扩大政协委员参与范围、创新调解模式,推动更多社会力量融入基层治理,让矛盾化解更高效、更精准,切实守护群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