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年过去,南京奥体中心为何反而越来越火了?

图源:POPULOUS南京奥体中心自建成以来,始终是南京城市发展中的一张亮眼名片。它最初为迎接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

图源:POPULOUS

南京奥体中心自建成以来,始终是南京城市发展中的一张亮眼名片。它最初为迎接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而建,如今已超越单一赛事功能,成为河西新城区域充满活力的公共生活枢纽。

体育场,图源:POPULOUS

“十运会”开幕式,图源:POPULOUS

作为亚洲范围内规模领先的综合性体育建筑群,这里包含了6万人容量的主体育场、万人体育馆,以及游泳馆、网球中心、体育科技中心等一系列配套建筑,由国际知名的POPULUS设计,中建八局负责施工建设。

体育馆,图源:POPULOUS

设计之初,面临的最大课题是如何让场馆既服务于赛时,又在赛后转化为持续服务市民的公共空间,同时呼应南京深厚的历史文脉。最终方案将建筑群沿河展开,超过三分之一的用地规划为公园绿地,形成开放宜人的环境。

各场馆之间通过平台系统相互串联,不仅实现人车分流,也提升了通行与使用的便捷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体育场上空横跨的“金陵红”双拱,以“体育与庆典”为主题,成为整个区域的视觉焦点。

游泳馆,图源:POPULOUS

20年来,奥体中心并未因赛事结束而沉寂,反而持续焕发新生。除承办足球赛事、演唱会等大型活动外,游泳馆日常运营饱满,周边还陆续增添了滑冰场、人工湖、户外沙滩等多元设施,吸引市民前来健身、散步或休闲小聚。其成功不仅在于场馆本身的使用,更在于与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住宅、商业与公共空间在此交织,形成一座能够自我维系的“城中城”。

体育科技中心,图源:POPULOUS

此后,这里还相继成为2013年亚青会与2014年青奥会的主会场,并在近期刷新了业余足球赛事的观赛纪录。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参访时曾称赞其为“场馆赛后利用的典范”。2007年,南京奥体中心荣获国际体育建筑设计金奖,成为中国首个获此奖项的体育建筑,也印证了其在规划设计上的前瞻性与持续生命力。

你对该建筑的设计作何评价?

欢迎留言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