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XXX自来水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XXX自来水改造工程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实施区域是城市老城区与新兴居住区交汇地带,现有自来水供水系统始建于上世纪8

项目名称:XXX自来水改造工程项目

建设背景

项目实施区域是城市老城区与新兴居住区交汇地带,现有自来水供水系统始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部分管网已运行超过30年。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及产业结构调整,现有供水系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

管网老化严重:约35%的供水管网材质为灰口铸铁管、镀锌钢管,存在腐蚀、渗漏现象,据统计,区域管网漏损率达17.3%,远超国家《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中“漏损率不超过12%”的要求,每年因漏损浪费自来水。

供水压力不足:部分高层住宅小区(7层及以上)及偏远区域高峰用水时段(早6:00-8:00、晚18:00-21:00)供水压力仅为0.12MPa,低于国家《城镇供水服务》标准中“居民用水压力不低于0.14MPa”的规定,导致居民用水困难。

水质安全隐患:老旧管网内壁结垢、滋生细菌,部分末梢水水质检测显示,浊度、余氯含量偶尔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要求,存在水质安全风险。

设施配套不足:现有加压泵站有且只有1座,且设备老化、自动化程度低,无法满足区域用水负荷增长需求;消火栓布局不合理,部分路段消火栓间距超过120米,不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改善居民用水条件,保障供水安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升级,XX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拟实施本次自来水改造工程项目。

建设意义

保障居民用水安全:通过更换老旧管网、升级水处理设施,可有效降低管网漏损率,提升末梢水水质,确保居民用上“放心水”,改善民生福祉。

提升供水服务能力:新增加压泵站、优化管网布局,可解决供水压力不足问题,满足区域人口增长及产业发展对供水的需求,提升供水服务稳定性。

促进节水型城市建设:降低管网漏损率可减少水资源浪费,符合国家“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助力XX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推动城市更新发展:自来水改造是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管网改造工程

老旧管网更换:更换区域内灰口铸铁管、镀锌钢管等老旧供水管网。

管网延伸与优化:优化管网环状布局,提升供水可靠性。

消火栓改造与新增:更换老化消火栓,确保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米,满足消防用水需求。

加压泵站建设与改造工程

新建加压泵站:新建加压泵站2座。

现有泵站改造:对区域内1座现有加压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更换老化水泵、阀门,新增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升泵站运行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水处理设施升级工程

对区域内自来水厂进行局部升级改造,新增活性炭过滤单元、紫外线消毒设备,提升水厂水处理能力,确保出厂水水质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要求。

智慧供水系统建设工程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在供水管网关键节点(管网末梢、加压泵站出口、水厂出厂端)安装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水质在线监测仪,实时采集供水压力、流量、水质数据,通过4G/5G网络传输至智慧供水平台。

智慧供水平台建设:搭建集管网监控、水质预警、漏损分析、调度优化于一体的智慧供水平台,平台涵盖数据可视化模块、漏损诊断模块、应急调度模块等,实现供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调度。

用户水表改造:为区域内居民更换智能远传水表,实现用水量远程抄表、水费在线缴纳、用水异常预警等功能,提升供水服务便捷性。

项目建设周期

本项目建设周期共计18个月(2024年7月-2025年12月),分为以下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2024年7月-2024年9月,3个月):完成项目立项、环评、安评、土地审批、勘察设计等手续,确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设备供应商,签订相关合同。

工程施工阶段(2024年10月-2025年6月,9个月):分区域实施管网改造工程(优先改造漏损严重、水质问题突出的区域);完成新建加压泵站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同步推进现有泵站改造;实施水处理设施升级工程;搭建智慧供水平台,安装传感器及智能水表。

调试与试运行阶段(2025年7月-2025年10月,4个月):对管网、泵站、水处理设施及智慧供水系统进行联合调试,开展试运行,监测供水压力、流量、水质等指标,优化系统运行参数;对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培训。

竣工验收与正式运营阶段(2025年11月-2026年12月,2个月):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项目正式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