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七律·霜骨冠秋芳

傲骨幽姿耐岁寒,西风瘦影更堪看。不须春事同桃李,肯与秋容作牡丹。淡月微云增态逸,餐英饮露益神单。佳名艳色皆尘俗,此是花中

傲骨幽姿耐岁寒,西风瘦影更堪看。

不须春事同桃李,肯与秋容作牡丹。

淡月微云增态逸,餐英饮露益神单。

佳名艳色皆尘俗,此是花中第一官。

这首咏菊诗以“傲骨幽姿”为灵魂,通过描绘菊花耐寒凌霜的姿态、拒绝媚俗的品格,以及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构建出一位秋日花王的立体形象。

全诗以对比为经(如与桃李、牡丹的对比),以象征为纬(如“餐英饮露”的隐逸情怀),最终以“花中第一官”的赞誉收束,完成从物性到人格的升华,彰显出对高洁品格的终极追求。

首联:“傲骨幽姿耐岁寒,西风瘦影更堪看”

开篇以“傲骨幽姿”奠定基调,将菊花的物理特性(耐寒)与精神特质(孤高)融为一体。

“岁寒”点明生存环境之恶劣,而“耐”字凸显其主动抗争的姿态;“西风瘦影”则通过视觉描写强化其孤独感——在萧瑟秋风中,单薄的身影非但未显脆弱,反而因“堪看”二字焕发出坚韧的美感。

此联以“骨”与“姿”、“寒”与“看”的矛盾,勾勒出菊花外柔内刚的双重性格。

颔联:“不须春事同桃李,肯与秋容作牡丹”

通过双重否定与对比,将菊花推向世俗价值的对立面。

“不须春事”拒绝与桃李争艳于春日,暗含对浮华的蔑视;“肯与秋容”则主动选择与秋日同辉,而“作牡丹”的假设更显荒诞——牡丹虽为春日富贵之花,却与菊花的清冷气质格格不入。

此联以“春”与“秋”、“桃李”与“牡丹”的时空与物象对比,凸显菊花不随流俗、独守本真的精神高度。

颈联:“淡月微云增态逸,餐英饮露益神单”

转而从环境与行为两个维度深化菊花的隐逸气质。

“淡月微云”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意境,与首联“西风”的萧瑟形成互补,共同构建出菊花生存的诗意空间;“餐英饮露”则化用《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典故,赋予其吸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姿。

“益神单”三字尤妙,既指菊花因自然滋养而精神纯粹,亦暗喻观赏者在其影响下心灵得到净化。

尾联:“佳名艳色皆尘俗,此是花中第一官”

以终极判断收束全篇。

“佳名艳色”代指世俗对花卉的评判标准(如牡丹的富贵之名),而“皆尘俗”三字彻底否定这些外在标签;“花中第一官”则以官职喻品格,将菊花推举为花界的道德楷模。

此联通过“尘俗”与“第一官”的强烈对比,完成从物性赞美到人格赞颂的飞跃,暗示高洁品格远胜于世俗名利。

这首作品以菊花为媒介,构建了一座对抗世俗的精神堡垒。

从首联的生存抗争,到颔联的价值选择,再到颈联的精神超脱,最终在尾联完成人格的加冕,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

其妙处在于既未陷入单纯咏物的窠臼,也未流于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具象的意象群(西风、淡月、餐露)与抽象的精神诉求(傲骨、不争、第一官)的交织,让读者在感知菊花之美的同时,自然生发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