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应包括:制定方案、全员培训、危险源辨识、风险等级评估、风险管控责任与措施确定、安全风险图绘制、风险告知、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改进。
安全管理。如实施定期的安全设备检查、检测、检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规范;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执行危险作业票证审批、资格审核、现场管理、作业报告等。
教育培训。针对新入职、转岗调岗、危险作业、应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专项等方面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防范技能、救援逃生的教育培训。
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应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排查范围包括:与本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以及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排查出的隐患应立即或限期组织整改。
隐患闭环管理。企业完成隐患治理工作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确认。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应组织验收。企业要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按规定做好统计分析。
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培训管理、作业管理、事故管理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