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仅是躯体无恙,更是心理的晴朗。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认识,为有需要的职工群众,尤其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便捷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由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云南省总工会主办,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昆明市总工会承办的以“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在昆明市工人文化宫温暖启幕,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企业职工带来一场实实在在、暖心贴心的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副院长何小林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科普讲座。
活动现场
随着何小林走上讲台,心理健康知识科普讲座率先开讲。他围绕“提高心理韧性”,逐一解答“什么是压力?压力从何而来?压力有哪些影响?什么是压力管理?如何开展压力管理?”,还用“医院护士因为排班导致的心理压力,通过‘任务拆解法’缓解压力”的案例具象化知识;讲“情绪与情绪调节”时,从“情绪定义” 谈到“如何开展情绪调节”,教大家用“给情绪贴标签”识别自身状态,调侃“别让压力把自己活成‘紧绷的发条’,得学会给心灵松松劲”;最后聊“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分享职场沟通技巧。诙谐的语气搭配鲜活案例,台下职工时而低头记要点,时而会心发笑。
联合义诊专区,省一院、省三院、昆医大附一院等医疗机构的专家坐成一排,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援助,新就业群体心理健康咨询,以及精神障碍健康教育、用药康复指导等方面开展义诊服务,与职工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
活动结束后,职工们纷纷表示表示,此次心理健康科普讲解深入浅出,通过系统阐释情绪产生的神经生理机制,不仅帮助构建科学的认知框架,更掌握了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对今后职场与生活中的情绪管理极具指导意义。
“我是昆明公交保健员,平时也帮同事疏导情绪,但总觉得方法不够系统。”刚结束咨询的昆明公交保健员孙敏忍不住感慨,“专家讲的情绪对个体的影响,还有人际沟通里的‘倾听技巧’,让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以后帮同事解压,思路更清晰了!真心希望工会多办这类活动,我们太需要这样的专业指导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卫生健康系统“精神卫生服务年”的开局之年,云南省全面开通“12356”全国统一心理服务热线,为有心理困扰的来电者提供心理支持。
此次活动紧扣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卫健部门联合工会将专业服务送到职工“家门口”,不仅帮职工缓解了当下的心理困惑,更教会大家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为职工筑起心理健康防护墙,让大家能带着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