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从巴勒斯坦得到“承认”看《建制者与外来者:社区问题的一项社会学考察》

最近的国际大事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巴勒斯坦得到西方多国的“承认”,157国表示支持巴勒斯坦。这背后既涉及历史原因,又涉及

最近的国际大事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巴勒斯坦得到西方多国的“承认”,157国表示支持巴勒斯坦。

这背后既涉及历史原因,又涉及政治现实,从现况来看,巴勒斯坦要实现真的“建国”依然还有着非常长的道路。

巴基斯坦的土地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的迦南人——也就是罗马、希腊与西里尔字母表基础的22个字母的字母表的腓尼基人。到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入侵迦南地区从而定居,到公元前10世纪前后,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再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则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战胜罗马人,彻底同化。19世纪末,以色列人大批移入才再次引发新的冲突直到今天,同属阿拉伯人的巴基斯坦人一直都在试图维护自己的土地。

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外来者称为拥有者,再次被外来者占领的一个重复,这不禁让大象想起最近在读的这本《建制者与外来者:社区问题的一项社会学考察》。虽然这本书的定调只是一个社区的研究,但是却可以以小见大,甚至可以反映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问题的一些社会学根源。

《建制者与外来者》是社会学大家埃利亚斯及其学生斯科特森的合著作品。1960年前后,他们在英格兰工业小镇“温斯顿帕尔瓦”开展了一项社区调查,并在当地观察到,早期就定居于该社区的居民群体(“建制者”)与后期随迁徙形成的新街区的居民群体(“外来者”)之间存在矛盾与区隔。同样是工人阶级,前者具有较强的群体内部凝聚力,而后者的凝聚力则相当松散。

建制者在社区内掌握权力,他们在社区各层级的组织、协会中垄断关键职位,不允许外来者进入这些组织。前者自视为“体面”的一方,对后者不遵从“文明”规范深感厌恶,不断排斥、污名化后者;后者则在这一处境中逐渐接受,甚至强化了对方施加给自己的恶名。

这种建制者和外来者,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存在一定的互换关系,有时候巴勒斯坦是建制者,有时候它又成了外来者,以色列也是同理,特别是在“体面”和“恶名”之间的自认和强化上——更热衷于军事行动。他们都把对方看作“外来者”——在所有这些情况中更有权势的群体都认为自己是更“好”的人,被赋予了一种群体卡里斯玛,拥有自己所有成员共有而其他群体缺乏的特定美德。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是更好的人,更适合在这块土地上生存。

同时书中提出一个核心观点:

“群体间紧张关系的发酵并不是因为一方专横,另一方软弱,而是取决于双方彼此遭逢与依存的动态模式。”

这也可以说是巴以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这些都可以说是取决于双方彼此遭逢与依存的动态模式。

当然,要全面看待巴以关系肯定不如《建制者与外来者》里面的一个社区那么简单,只是我们找到一些冲突的原因。书中提到的这种“社区”问题,其实还反映在很多方面,比如城市发展中的新旧交替,公司新老员工的冲突等等,作为一本经典之作,可以说是常读常新。

最后还是那句话,跟大象一起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原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