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以毒攻癌的奇迹正在发生!溶瘤病毒为晚期癌症患者开辟一条新的生路,12cm肿瘤近乎消失

长期以来,病毒一直被认为是“敌人”,它们会引发流感、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甚至在某些癌症(如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癌、EB病毒

长期以来,病毒一直被认为是“敌人”,它们会引发流感、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甚至在某些癌症(如人乳头瘤病毒和宫颈癌、EB病毒和鼻咽癌)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作用。然而,渐渐地,科学家们开始考虑是否有可能驯服病毒,并将这些微小的“杀手”变成攻击癌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细胞的特效剂。这是溶瘤病毒疗法的概念:使用病毒来对抗癌症,并使其准确地针对肿瘤。

关于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是一类能够选择性地感染并杀死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相对无害的病毒。

在上个世纪人们就注意到在癌症缓解病例发生前曾有病毒感染的情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利用病毒治疗癌症的兴趣日益高涨。基于“肿瘤选择性复制将增加病毒载量从而增强抗肿瘤疗效,同时不伤害正常组织”这一理念,溶瘤病毒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癌症治疗新方法。

病毒如何“以毒攻毒”?

溶瘤病毒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而正常宿主细胞与肿瘤细胞在细胞过程上的差异,为肿瘤选择性复制提供了可能。癌细胞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抵抗凋亡和生长抑制、逃避免疫系统控制以及无限增殖的能力,这些特性反而有利于病毒的复制。许多癌细胞在细胞抗病毒反应通路(如I型干扰素(IFN)信号通路)上出现缺陷,使得它们更容易被病毒感染,

溶瘤病毒作为抗癌疗法的潜在价值,基于这样一个理念:病毒在肿瘤内的复制会扩增病毒载量,从而增强抗肿瘤效力;而其肿瘤选择性则可带来良好的毒性特征,使正常组织免受损伤。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病毒感染肿瘤后还可诱导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被病毒裂解的肿瘤细胞会释放信号来吸引免疫系统,从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原本具有免疫抑制特性的肿瘤微环境由此转变为免疫激活状态,使得T细胞能够进入肿瘤组织并杀伤肿瘤细胞。

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癌作用,并且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癌症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脑瘤治疗现曙光

7月28日,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溶瘤腺病毒Ad-TD-nsIL12在原发性或进展性小儿IDH野生型弥漫性脑桥脑胶质瘤中的两项I期临床试验结果。

两项试验评估了溶瘤腺病毒Ad-TD-nsIL12在原发性(A组,NCT05717712)和进展性(B组,NCT05717699)儿童IDH野生型(WT)弥漫性脑桥神经胶质瘤(DIPG)中的初步疗效。共有15名患者参加了研究,其中9名在A组,6名在B组。结果显示:

在A组中,观察到5例患者肿瘤缩小,在5例肿瘤缩小的患者中,4例缩小幅度超过25%,1例缩小幅度不足25%。客观缓解率(ORR)为33.3%,疾病控制率(DCR)为88.9%。A组在病毒治疗后,从首次注射病毒起算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0.3个月,有2例患者生存超过12个月。B组无论在肿瘤反应还是干预后中位总生存期方面均差于A组。

为了进一步验证治疗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比较了A组和B组患者与我们中心病例的生存结果,发现A组和B组都表现出更长的中位生存期,这些发现共同表明,病毒治疗导致了临床上显著的生存期延长。

这些试验证实了Ad-TD-nsIL12的安全性,并提供了初步的疗效证据。

成功案例:结直肠癌巨大转移灶的完全缓解

2024年7月,我国研究人员分享了一例结直肠癌巨大淋巴结转移经瘤内注射溶瘤病毒H101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病例报告。

该患者为一位50多岁男性,2020年11月因右半结肠癌接受手术,术后未接受辅助化疗、靶向或免疫治疗。2022年2月起,患者出现体重下降、乏力、腹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6月CT检查发现腹部一枚直径12厘米的巨大淋巴结转移灶,经活检确认为肠腺癌复发。考虑到患者对系统性治疗副作用的担忧,最终选择瘤内注射溶瘤病毒H101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首次瘤内注射溶瘤病毒H101后3-5天即出现腹痛缓解和体位改善,第二次注射时肿瘤质地已明显变软。治疗3周后(2022年8月8日),CT显示肿瘤从12厘米缩小至4.5厘米,之后持续退缩,至第18周(2022年11月29日)几乎消失。截至2024年2月随访,无复发,无进展生存期达19个月。

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也显著下降并恢复正常。根据RECIST标准,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主要副作用为一过性发热(最高39°C),物理降温后可缓解。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整体状态良好。

综上可见,溶瘤病毒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一定的前景。

注意

虽然溶瘤病毒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潜力,然而我们的免疫系统擅长控制病毒感染,但它并不具备区分恶性病原体与治疗性病毒所需的精细能力,可能会杀伤溶瘤病毒。因此,免疫系统的反应可能会严重限制病毒疗法的疗效。

无法保证患者接受治疗后一定会产生肿瘤缩小等情况,也有可能出现肿瘤没有得到控制,甚至继续进展等情况。因此,在接受治疗之前,患者和家属应该与主治医生/研究团队进行深入、坦诚的沟通,详细了解后再接受治疗。

结语

目前,全球已有多款溶瘤病毒药物获批上市。例如,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溶瘤疱疹病毒T-VEC用于黑色素瘤。除了已获批上市的药物外,还有大量的溶瘤病毒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这些临床试验涵盖了多种癌症类型,如肺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溶瘤病毒治疗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尽管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但相信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溶瘤病毒将在癌症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机会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评论列表

苦中作乐
苦中作乐 2
2025-10-02 17:09
就算真的研制成功了,几十年内也不可能普及的,医疗行业的暴利不会允许
用户10xxx88
用户10xxx88 1
2025-09-26 14:02
天天夸夸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