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空军战神“轰6”:图-16已退役多年,为何解放军还在用“轰6”?

2016年,俄罗斯空军举办了“空中飞镖2016”大赛,中国空军也派出三架飞机前往俄罗斯梁赞州参赛。这场比赛聚集了俄空军的

2016年,俄罗斯空军举办了“空中飞镖2016”大赛,中国空军也派出三架飞机前往俄罗斯梁赞州参赛。

这场比赛聚集了俄空军的精锐,梁赞州的苏联老兵也纷纷到场观看比赛。

在比赛中间的采访里,俄罗斯老兵安德烈维奇和中国代表队热情交流。

他可不是一般人,1959年中国空军前往梁赞州学习图-16轰炸机驾驶,安德烈维奇老人就是教官。

安德烈维奇跟中国飞行员叙旧,然后问道:“这么多年了,你们已经不开图-16了吧。”

此话一出,中国飞行员们不知道怎么回答。

因为在50多年之后,中国空军的主力轰炸机,还是“国产图-16”,即轰6。苏联老兵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惊讶。

说起中国空军的“老将”,很多人会提到歼7战机。

歼7的确服役了很久,但轰6比它还要老很多,且至今担任主力。

前两天长春航展开幕,歼20、歼35、歼10C等战斗机,还有运20运输机,吸引了大量媒体的目光。

但在开场当天,依然是“老将”轰6H双机编队进行低空表演。

该轰炸机被军迷们戏称“六爷”,几十年来改型多达20多种,快到了英文字母表不够用的地步。

那么轰6的原型图16,是一款怎样的飞机?轰6这款轰炸机有什么优点,能让我军不断改造?轰6的长寿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专注近现代战争、武器装备,偶尔更新国际局势分析,喜欢的话请点赞或关注,这对我很重要,谢谢。)

【一】苏联航空经典之作:图16

二战时期,对轴心国本土破坏最大的武器,战略轰炸机排第一,原子弹都得排后面。

英美对德战略轰炸持续三年多,以损失3万多架飞机的代价,把德国的大后方炸成筛子,大大削减了德国的工业能力。

美国的对日轰炸,用燃烧弹烧光日本几十座城市,造成的破坏力远大于原子弹。

但二战时的苏联,这个盟军的大铁拳,却很少组织战略轰炸。

原因很简单,苏联的轰炸机水平不如英美,因为缺乏优秀发动机,所以轰炸机飞得慢、载重小、可靠性差。

苏联飞行员当时最喜欢开美国飞机,其优异性能让苏军眼馋。所以在战后,苏联政府下令研究新型轰炸机,必须赶上英美,尤其是美国空军的水平。

对标美国的B29,苏联人在40年代造出了图4轰炸机。

可二战后的军用飞机已经进入喷气时代,美国在1947年推出了世界第一种喷气式轰炸机——波音B47,绰号“同温层喷气”。

这款飞机对比B29“超级空中堡垒”,性能是质的飞跃。

其最大速度接近900公里每小时,是B29的一倍,且升限更高,载重更大,还可以空中加油。

该轰炸机在1951年服役,当时冷战已经开始,苏联如临大敌。因为它可以携带核弹头,突破苏联的防空。

所以苏联奋起直追,苏军第一代喷气轰炸机,就是对标美国B47。图波列夫设计局搞出了图-16,伊留申设计局拿出了伊尔-46。

最后图-16凭借性能胜出,1953年开始量产,1954年装备苏军。

该轰炸机外形设计和B47类似,全长34.8米,空重37吨,起飞重量77吨。它最大载弹9吨左右,但非常影响航程,所以一般装弹5吨以下。

图16的翼展是32米出头,采用后掠翼设计,装备两台AM3发动机。

图16的速度、航程和B47相当,最大速度都是1000公里上下,最大航程6000-7000公里。

该飞机的素质,能和美国的B47,英国的勇士、火神等轰炸机相媲美,是世界第一梯队。

因为其优秀的设计,可靠的发动机性能,苏联空军对图16进行了20年的改造,不仅改造出侦察机型、加油机型,还改为客机,即苏联航空的图-104客机。

该轰炸机在1958年左右进入中国,我国用苏联引进的零件,自行组装了两架图-16,这就是我国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轰6甲。

【二】轰6改了几十年,有哪些型号?

图16进入中国,是在中苏蜜月期的末尾。

在中苏闹翻的前夜,这款飞机来到中国,弥补了中国空军最大的短板。

1959年,中国得到图16的全套图纸,并搭配十几套零件,最后组装出9架轰6甲。我国自制零件的工作,开始有序推进。

这些飞机装备在空军独立第4师,参与过60年代的原子弹、氢弹试验。

引进图16图纸后,中国和苏联闹掰,我国仿制该飞机的工作受到影响。

最难的部分当然是发动机,AM3发动机的仿制搞了近10年,60年代末才实现国产,代号为“涡喷8”。

直到“涡喷8”下线,轰6甲才可以说完全实现国产。

轰6轰炸机后来经过了漫长的改造,有乙型、丙型、丁型,还有F型、H型、G型、K型等等20多种。

乙型、丙型就是侦察机型号,外形和配置区别不大,只是加装了一些侦查设备,如高精度相机和电子侦查系统。

轰6丁型号,也叫轰6D,其设计早在70年代初完成,是为应对南海问题诞生的。但研制工作被拖了10年,直到1980年才基本完工,1981年夏天首飞。

该型轰6,可以算“第二代轰6”。

该飞机更新火控系统,增加机翼的导弹挂架,专门为反舰服务。前方的“245海上搜索雷达”,加上“鹰击6”反舰导弹,能对最远150公里的目标进行打击。

轰6D诞生后,我国生产了几架,一半都卖给了伊拉克。

当时是两伊战争,伊拉克军队的轰6D执行过封锁波斯湾任务,击沉了大量伊朗船只。

80年代到90年代,我军还对轰6进行过E型、F型、I型的改进,都是更换电子设备,均没有大量生产。还有加油机型轰6U,也在上世纪末服役。

到90年代末,轰6H型号出现,这是对老轰6的深入升级。

除了外表没动外,轰6的肚子里全部换新:换装脉冲多普勒雷达、国产电子战系统、卫星通讯、自动导航、新型导弹火控。

机翼下方挂架增加到4个,可以搭配空地、空舰、空空导弹,其海军航空兵版本被称为轰6G。

在这两型轰6研发、装备期间,是我国军工,尤其是空军装备最受重视的时期。负责大型飞机研发的西安飞机制造厂,继续对轰6潜力进行了挖掘。

在轰6H之后,有一型轰6M出现,其实就是搭载新型电子设备的H型。西飞发现,要发挥新设备的威力,就得对轰6机身进行大改。

2007年,轰6K首飞,三年后装备空军。其海军版本是轰6J,也在同一时间装备海军。

轰6K和轰6J,是里里外外的大升级,外观都有很大不同。

轰6系列机头的玻璃观察窗被取消,换上雷达罩。其发动机也从老迈的“涡喷8”,换成俄罗斯的“D-30kp2发动机”。

新发动机更省油,续航更久,轰6最大飞行距离超过8000公里,从中国中部起飞,作战半径覆盖大半个亚太地区。

轰6K和轰6J的控制系统换为国产电传系统,座舱全部屏幕化,也叫“玻璃化”,取消了苏联时代遗传的“钟表店”操作台。

其机翼经过重新设计,挂架增加到6个,可以携带我军新型反舰、对地、巡航导弹,甚至能携带新型空射战略导弹,高超声速导弹。

2019年,有加油功能的轰6N亮相,这便是今天为止的整个轰6家族。

目前人民空军、人民海军的轰6,以J、K、N为主,H、G也有装备,更老的则基本退役。

我军现在装备的轰6家族,还有200多架,分布在空军和海航多个部队,一机担起多种任务。

相比最早的轰6,或者图16,这时候的轰6K系列完全可以算“新飞机”,里里外外全部换遍。

这也可以从侧面证明,我国是有能力、有底气搞一款新型轰炸机的。那为什么我国不“辞旧迎新”,非要死磕轰6呢?

【三】轰6:说我老的,看看美俄的轰炸机

先说一个大家知道的结论:我国研究了新型轰炸机,只是还没曝光。

这款轰炸机,应该就是不断被提起的“H20”,对标美国的隐形战略轰炸机B2系列。

但是该轰炸机一直不显山不露水,连靠谱的照片都没有。它的存在与否,谁都不能下定论。

那么回到常规轰炸机上,其他国家的轰炸机发展如何呢?

答案可能让一些人惊讶。

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十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唯有中、美、俄三国还保留着现役的轰炸机部队。(战轰不算)

连五常中的英国和法国,上一代火神、幻影轰炸机退役后,也停止了该武器的研发。

究其深层原因,无非是导弹、雷达的快速发展,让轰炸机的生存率骤降。且巡航导弹和中程导弹的发展,让轰炸机的生态地位被替代。

二战时期,轰炸机轰炸前线、轰炸纵深,都靠战斗机护航。

冷战初期,这种战术依然奏效。

朝鲜战争的空战,大部分时候是中、朝、苏方面主动出击,米格15战斗机拦截美国的B29机群,和F80、F84、F86作战。

但后来防空、空空导弹出现,空战全面进入超视距时代。

空空导弹的大规模装备,让护航战术破产,因为1架战机往往搭载多枚导弹,笨重的轰炸机难以躲避,进攻方的损失会是防御方的数倍。

而为了和防空导弹掰手腕,美苏当时的轰炸机、侦察机,都搞起了高空、高速,飞到防空导弹的射程外。

美国的B1“枪骑兵”,苏联的图160“白天鹅”,都是走这个路线。

为了彻底绕过雷达,美国后来研究隐形飞机,F117“夜鹰”,B2“幽灵”都是这个计划的产物。

无论是高空高速轰炸机,还是隐形飞机,都需要非常强大的工业基础。

其发动机技术、吸波涂料技术、空气动力学设计,都不是小国,甚至普通大国能玩的。举个例子:在苏联解体后,连俄罗斯都造不出“白天鹅”了。

更加残酷的是,现代防空系统,已经不怕高空、高速。

所以唯有隐形轰炸机能在现代战争生存——美国的B2能突入敌国腹地,使用超重型钻地炸弹进行轰炸,如2025年初的对伊朗轰炸。

剩下的轰炸机,连俄罗斯的“白天鹅”,在执行任务时都得小心。

俄乌战争爆发后,“白天鹅”高调出动多次,在乌军防区外发射巡航导弹、高超声速导弹,然后早早撤回。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普通轰炸机已经从“临空轰炸”,变成投掷远程导弹的载体。根据这个变化,冷战初的喷气式轰炸机,已经能胜任大部分作战任务。

所以不光我们中国在不断改造轰6,美国空军也在不断改造B52“同温层堡垒”,俄罗斯的图95“熊”也是老当益壮。

至于英法这些国家,老轰炸机是“退而不废”,未来也能按需求改造、启用。

这几个型号的轰炸机,都是50年代诞生的老将,也都是中、美、俄轰炸机部队的中流砥柱,服役到2050年前后不成问题。

再看看咱们的“战神”轰6,在进入K、J型号后,该轰炸机性能比起美军现在的B52不相伯仲,也就只有载重略小。

而这个差距完全可以用轰炸机数量弥补。

轰6K型号作战半径3500公里,从我国沿海起飞,完美覆盖美国的第二岛链。

搭配上各种导弹,如巡航导弹长剑系列,反舰导弹鹰击系列,还有空射弹道导弹惊雷系列,轰6能对第二岛链的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

一个轰炸机团20架轰炸机,机翼、机腹装满的情况下,100多枚导弹齐射,可以彻底瘫痪一个大型军事基地。

所以解放军改造、使用轰6,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国际军事趋势,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

在2025年“九三大阅兵”上,轰6K、轰6J、轰6N组成编队集体亮相,足见解放军对它的重视。

笔者认为,哪怕是H20真的亮相、服役,老将轰6还是会继续服役,来个“百年战神”不成问题。

参考资料:

1.《轰6的研制过程》佚名

2.《轰6试制“马凤山笔记”》郑作棣

3.《“战神”出世——轰-6K轰炸机》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