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小区游乐场本该是孩子们的乐园,可谁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让欢笑戛然而止。
重庆南岸区某小区内,一名6岁男童在玩耍中触碰路灯电桩后倒地,最终不治身亡,看似普通的路灯为何成了“杀手”?当悲剧背后的家庭故事和责任链条逐渐清晰,又会暴露多少隐藏的安全隐患?

致命触碰
5月22日晚9点多,重庆南岸区一小区游乐场,一6岁的孩子正和小伙伴们追逐玩耍,当他跑向一盏路灯时,意外发生了,触碰电桩后没多久,这孩子突然倒地不起,同行孩子发现的不对劲,赶忙呼叫大人。
附近居民赶到后立即拨打 120,但这名孩子被送往医院后,经检查脑部有明显电击痕迹,当晚10 点左右被确认死亡,监控画面显示,另一名孩子曾触碰同一电桩却未触电,遇事孩童的意外倒地显得尤为蹊跷。
从视频画面来看,涉事路灯就是那种非常普通的路灯,事发后警方当即将路灯围挡,相关部门也已经开始对其展开检测,目前还未有更多消息被报,但可以肯定,这个路灯大可能存在一定故障,无缘无故漏电谁能相信?
按理来说,小区公共设施应定期检修,出现这情况一种可能是小区检修没有跟上,二便是意外导致路灯在这个节骨眼儿突然性发生漏电,这样的 “问题路灯” 为何能矗立在儿童活动区域?着实让人不解。

这位6岁孩子的离世,撕开了小区公共设施安全的漏洞,这些看似平常的路灯、电桩,一旦缺乏维护,就可能成为潜伏的 “杀手”,而更让人深思的是,类似隐患在多少小区依然存在?
有些危险藏在光明里,比黑暗更致命,负责该小区7栋的物业管家回应表示,就是小孩子之间追逐打闹时撞上了,至于具体啥原因,目前他们也不知道,至于这路灯到底有没有进行维修检测,街道办表示还需向有关部门核实。

同时当地城管局路灯管理处人员也做出了回应,称小区内的路灯安装以及维修都属于开发商、社区以及物业三方管辖,不归路灯管理处所管,也就是说,后续调查方向会集中在开发商物业,无论怎样他们基本都要有一定责任。
孩子倒下的那一刻,恐怕连电流都不知道,它带走的不只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更是一个家庭最后的希望,而更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在本月,这个家庭遭遇的悲剧似乎并非仅有这一例。
父亲刚离世?
据一位重庆网友表示,这个孩子的家庭本就命运多舛,父母离异,父亲患上肝癌,而就在事发前,孩子的外婆还有给其打电话让他回家,结果等来的不是孙子的敲门声而是这则噩耗。
并且还有一位网友称自己是孩子父亲的朋友,留言说孩子父亲在本月初的时候才刚离世,结果没过多久孩子就跟着出了意外。



今年才上一年级,父亲去世孩子跟着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是两次,无法想象,阳阳的爷爷奶奶到底会受到多大的打击。
随着事件被越来越来人看到,相继也出现了不少知情者,有人爆出了小区名字,还有人感到后怕,一位网友直言,自己家就在这小区,而事发区域正是儿童区域游乐场,跟着有人附和,自己家孩子也经常去那玩,没想到出了这么大问题。

路灯多么常见不用多说,一个有问题会不会有第二个?面对这起不幸,更有网友直接表达对物业的不满,称其“啥事也办不明白”。
同时还有“内行”网友称,自己一直告诫孩子别动带电设备外壳,矛头直指一些施工人员,称部分人都不把绝缘做好,尤其是在雨季还要更加危险。


事实上,这起事故不是个例,近年来,各地因公共设施漏电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暴露出部分小区物业重收费、轻维护的现状,当安全责任被忽视,最无辜的孩子和弱势群体往往成为受害者。
24年,云南昭通一名超市员工换价签时触电身亡,监控显示他抽搐了几分钟才被发现,再往前到19年,杭州一小区疑似发生景观灯漏电导致两名女儿抢救无效身亡,这些事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公共安全管理的通病,重建设,轻维护,重效益,轻责任。


路灯这类设备至少每月要测一次绝缘电阻,尤其是雨季前,可现实中,有多少小区能做到,家长们也该长个心眼,别让孩子随便碰电线杆、喷泉地灯这些 “危险地带”,毕竟意外来了,后悔都来不及。
说白了,公共安全不是某个人的事,得靠大家都上点心,物业别光盯着物业费,把该做的检查做好,咱们普通老百姓,发现问题也别嫌麻烦,该反映就反映,只有大家都把安全当回事,才能堵住那些 “漏电” 的漏洞。
安全不是事后的眼泪,而是事前的汗水,这场悲剧能换来多少改变?或许要看我们每个人能记住多久。
结尾
一个6岁男孩的离世,撕开了小区公共设施安全的伤疤,也暴露了责任链条上的层层漏洞,当路灯电桩因长期失修成为 “杀手”,当家庭在厄运面前不堪一击,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本应守护安全的系统,却一次次让危险潜伏?
那些看似离我们很远的问题,最终都可能变成刺向普通家庭的利剑,希望这起悲剧能成为一记重锤,敲醒那些对安全麻木的人,公共设施的维护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答对了,才能护住千万个家庭的安宁。
参考信源
海报新闻

齐鲁晚报

都市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