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为啥不直接登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发射?非要卡着表,准时准点的呢? 神二十一航天员亮相,飞船已经只差点火发射了

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

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分别为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涵盖了我国现役3种航天员类型。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瞄准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

其实,从神舟二十号飞天之后,就一直困扰大家的一个谜题,神舟二十一号乘组的人选问题,现在已经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完美解决了,随着航天员乘组的完美亮相,大家对载人航天的期待,自然也就转入了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的倒计时状态了。

按计划,神舟二十一号飞船会在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升空,这个时间来说已经是相当精准了。现在合练以及火箭和飞船方面,都做好了发射前的准备,可以说现在是属于蓄势待发的状态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个字“等”。等到时间一到,火箭就会点火起飞,托举着三名中国航天员,前往中国空间站。

这一次发射的火箭还有个特殊之处,那就是这次三名航天员乘坐的“坐骑”神舟飞船,是载人飞船生产过程中的第二批次产品的最后一艘飞船了。啥意思呢?也就是在这艘飞船之后,我们就要换新样式的神舟飞船啦。

还有一点可能大家会有所疑问,那就是既然现在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已经只差点火发射了,也就是做好了发射前的一切准备,为啥还要等到明天呢?就不能开完发布会就直接登上火箭,直接发射吗?为啥非要卡着表,准时准点的呢?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发射窗口的话题了。我们平时说的发射窗口,都说的是适合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而不同的火箭发射,时间窗口也各有不同,长的可以以月来计算,短的以天来计算,还有更短的,是以小时,甚至以分秒来算。像是发射天问一号的时候,发射窗口的范围选择就比较大,所以天问一号发射并不需要具体在哪天,但过了那段窗口期之外,就需要等26个月了。

这是因为火星和地球两次离着最近的间隔是780天。所以在最少燃料的情况下,探测器需要在火星与地球最近的时候发射,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被小号推进剂的可能性。

这和探测器的飞行时间也有关系,比如在火星和地球的最短距离发射探测器,只需要飞行几个月时间就能抵达火星,同时燃料也不需要带太多,很经济。相反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以及经济成本。甚至还有可能根本追不上火星,完美错过火星。

回到发射载人飞船的话题上。发射载人飞船其实和发射火星探测器还有不同。尤其是在时间窗口上面。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的发射都是要精确到分钟级别的,这是因为距离原因。还是以火星探测器来举例,因为地球到火星的距离远,飞往火星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去调整飞行的方向、姿态等问题。但这要放在神舟飞船飞往中国空间站的过程中来看,就完全没有时间去做响应的调整了。

而在发布会发布的同时,中国空间站也在进行着第二次变轨操作,在第一次变轨的基础上,第二次变轨也是为了更好的配合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的对接,主要是安全角度以及时间成本方面的考虑。毕竟距离上不存在调整飞行方向和飞行姿态的空间,所以只能空间站来调整方位,以方便对接了。

之后,就是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动交会对接了,这都要求一个更加精准的时间窗口,这个窗口也被称之为“零窗口”发射。在综合考虑中国空间站的飞行轨道以及对接要求等方面,进而倒着推算出来发射的时间。

举例来说,中国空间站当前的位置在近地轨道约400公里的高度轨道上飞行。飞行速度接近于7.9公里每秒的地球第一宇宙速度。这时候如果神舟飞船推迟一秒,飞船的交会对接难度可就大了去了,随之风险也大。要么离着中国空间站还有很远,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推进才能赶上空间站,要么就是跑过了头,同样消耗燃料。

这样都不利于飞船能够以最快速度抵达空间站。所以,为了让飞船以最佳姿态,最快速度与空间站快速交会对接,空间站都需要提前变轨。而发射时间也自然可以精准推断出来。

在交会对接之后,意味着神舟二十号乘组的返航时间也进入到了倒计时阶段。神舟二十号乘组4月14日发射以来,至今已经在轨飞行了超过6个月时间了,任务接近尾声。

按计划,神舟二十一号抵达中国空间站之后,六名航天员要进行在轨交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还会把象征空间站的“钥匙”交给神舟二十一号乘组。之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就要进入神舟二十号飞船里,关闭返回舱舱门,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后,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脱离,就要返回地球了。

返航过程中,飞船会以极快的速度再入大气层,导致返回舱外部的气温会急剧上升到1000度以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神舟二十号飞船可以说就像是从天而降的熊熊火球,被大火吞噬着进入地球的怀抱。

虽然外部温度高达1000度,但飞船返回舱是能承受住这种高温的,内部恒温。突破大气层之后,返回舱距离地面越来越近,高度越来越低,打开降落伞后,准备着陆。在着陆前几秒,返回舱底部反推发动机点火,为飞船返回舱提供一个向上的推力,这样,飞船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