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孔小伟(化名)做梦的没有想到,自家的煤气罐居然能改变中东战局。
当时,他正为家里濒临倒闭的煤气罐厂发愁。
一笔来自中东的订单解了燃眉之急,对方要求定制两万个煤气罐。
当他在新闻里看到自己生产的罐体被焊上尾翼、填满化肥,炸飞敌方阵地时,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美国在联合国拍桌子痛斥:“
必须禁用这种来邪恶罐体!”年底企业家颁奖礼上,孔小伟接过“年度创新企业家”奖杯,台下军工大佬们盯着他陷入沉思。
……
秋意正浓,一如此刻孔小伟脸上的愁容。
他坐在父亲那间弥漫着铁锈和机油味的办公室里。
窗外是自家那个死气沉沉的煤气罐厂。
巨大的冲压机沉默着,流水线空荡荡的,上面落了一层灰。
桌上的账本像一张催命符——四百万的债,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三代人的饭碗,难道真要砸在我手里?”他喃喃自语。
父亲佝偻着背在车间里踱步。
自己老大不小了,还没娶媳妇,现在相亲对象听说了他家的情况,更是避之不及。
推销电话打了一轮又一轮,回应他的只有敷衍和忙音。
科技发展太快了,仅仅几十年,他家红红火火的煤气罐生意就一落千丈。
电灶和天然气的普及,短短几年就将笨重的老式煤气罐拍死在沙滩上。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绝望里,一封邮件像个幽灵般出现在他电脑屏幕上。
发件地址是一长串他完全陌生的拉丁字母组合,邮件正文则是他从未见过的曲里拐弯的文字——阿拉伯语。
孔小伟皱着眉,手忙脚乱地打开网页翻译器。
“尊敬的孔先生,”生硬的译文跳了出来,“我们对贵公司产品有极大兴趣,拟采购煤气罐20000只,请报价。”
孔小伟愣了两秒,从喉咙里挤出一声干笑:“采购煤气罐?两万个?”
他几乎立刻断定这是个低劣的国际骗局。
一个国家的能源部,会来找他这中国小县城里、眼看就要倒闭的煤气罐厂进货?
简直笑掉人的大牙。
他随意打了几句不客气的质问,就差把骗子两个字糊对方脸上了。
就在发送键即将按下的瞬间,“叮”的一声脆响响起,是银行APP的到账通知。
他漫不经心地点开,目光扫过那串数字时,整个人瞬间僵住。
账户余额后面,清清楚楚地多了一笔巨款——足足二十万!
邮件里提到的20%定金,竟然分毫不差地打了过来。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电脑风扇发出微弱的嗡鸣。
孔小伟盯着那串数字,胸腔里的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又猛地松开,狂跳起来。
空气里铁锈和机油的味道似乎都变了,带上一种近乎虚幻的灼热感。
他猛地吸了口气,手指颤抖着删掉了网页上那几句充满戾气的回复。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过:这钱要是真的,那四百多万的债……甚至……
他不敢想下去了,只觉得一股热流直冲天灵盖。
“接!”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键盘的敲击声响彻整个厂房。
很快,煤气罐生产车间就活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他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那边效率高得惊人,几天后,一位裹着白色长袍、眼神锐利的客户代表竟真的风尘仆仆出现在厂门口。
孔小伟亲自陪着,在车间里转悠,指着流水线上刚刚冲压成型的罐体,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我们这罐子,用的是最厚的钢板!您看这焊缝,多平整!保证炒菜炖肉十年不坏!”
对方听不懂中文,翻译低声传达着。
那位代表只是伸出粗糙的手,用力摩挲着冰冷的罐体表面,感受着那份厚实,严肃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意。
两万个特制的厚壁煤气罐,在孔小伟亲自盯梢、日夜赶工中,如同钢铁洪流般滚下生产线,装上巨大的集装箱货轮,驶向国外。
令孔小伟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生产的煤气罐并没有造福当地百姓,而是被拉倒了战火纷飞的红海彼岸,而且正在改变一场刷新世界格局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