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冷门词人仅一首词存世,却靠它得意半辈子,最后7字千年无人超越

创作者要“成功”,因素有很多。有的诗人毕生笔耕不辍,留下万首诗篇却少有人记,例如乾隆为代表的大多数文人;有的词人只凭一句

创作者要“成功”,因素有很多。

有的诗人毕生笔耕不辍,留下万首诗篇却少有人记,例如乾隆为代表的大多数文人;有的词人只凭一句惊鸿之笔,便能在文学史册上占据一席之地,在后世传唱不绝。

中国文化圈里,从不缺 “一诗成名”“一词留名” 的传奇,宋代词人朱服其中之一。

对大部分人来说,朱服这个名字确实冷门,翻开各种史料,关于他的记载也只有寥寥数字。

图片

朱服,字行中,他生于北宋中后期,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熙宁六年(1073年)登进士第,在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最高做到了礼部侍郎 。

可是北宋中后期党争激烈,朱服因推崇苏轼,和苏轼交往密切,自然逃不过这场风波。

他曾因 “党争” 多次被罢官,官场的起起落落,不仅磨掉了他 “倜傥” 的锐气,也让他的作品跟着遭了殃,很多与 “旧党” 相关的诗文,要么被刻意销毁,要么在流传中遗失。

就这样,这个和苏轼交往密切的人,渐渐成了后世眼中 “只留一首词” 的冷门词人。

元祐中,朱服先后徙泉、婺、宁、庐、寿五州。在婺州(亦称东阳郡),他写下了《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这首词。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当时朱服贬谪地方回望人生,那些藏在心底的失意与怅惘,便借着春日的风雨,全落在了词里。

图片

“小雨纤纤风细细”起笔八个字便妙,道尽江南春日的缠绵。

“纤纤”“细细”两个叠词,像绣娘手中的针脚,把雨丝风絮织成一张温柔的网。雨太轻,风太软,愁便跟着柔起来,缠在心头,挥之不去。

“万家杨柳青烟里”:千万户人家笼罩在杨柳与轻烟中。这宏阔的春景,反衬出个人的渺小。愁不再是具体的情绪,倒像这青烟,漫山遍野地漫过来。

“恋树湿花飞不起”,湿花黏在枝头,想落,落不下;想飞,飞不起。

表面写花,实则写朱服自己, “恋” 字写尽了他对过往的不舍、对理想的眷恋; “飞不起”,道尽了他对现实的无奈无力。

“和春付与东流水”,春光、年华、理想,通通随流水而去。

这不是简单的伤春,是对生命流逝的悲叹,连最美好的春天都留不住,还能留住什么?

图片

上阕是 “借景诉愁”,下阕是 “直抒胸臆”,从 “惜春” 直接跳到 “叹人生”。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九十光阴” 指的是春季三个月,问是 “春天有多久”,也是问 “人生能有多少好时光”。

“金龟解尽” 是唐代诗人贺知章与李白的典故,他曾解下腰间的金龟(官员的配饰)换酒,与李白畅饮 —— 这是何等豪放!

朱服却反用了这豪放的典故来衬得失意更浓:就算我像贺知章一样,把身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拿出来换酒,也留不住春天,留不住时光。

“留无计”把 “想留却留不住” 的无力感写得淋漓尽致。

“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看似是 “破罐子破摔” 的豪放:既然留不住,那就喝个大醉,把烦恼都忘了!

“拼” 字藏着多少无奈?不是 “想醉”,是 “只能醉”;不是 “享受醉”,是 “不得不醉”。

就像现实里的我们,遇到解不开的难题时,也会说 “算了,喝一杯吧”。表面是洒脱,实则是用酒精逃避现实的 “自我安慰”,越豪放,越让人心疼。

图片

全词的华彩,在最后七字:“而今乐事他年泪。”

这句言有尽而意无穷,道尽了中国人最隐秘的悲哀,千年来不少文人墨客都试着模仿,可皆难超越。

今天的买醉、欢笑、放纵,都是为了对抗时光的虚无;可当未来某天回忆起这些“乐事”,当时刻意寻求的快乐,注定成为未来伤感的源泉。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朱服却更进一步:一切“乐事”皆“泪语”。

明知饮酒浇愁愁更愁,仍要饮鸩止渴,这种“预支悲哀”的清醒,让千年后的我们读来,仍心头一震。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 “后果”,只是没办法 “改变”,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 “饮鸩止渴”。我认为这比纳兰性德的 “当时只道是寻常”的遗憾还要痛苦万分。

这首词从艺术上看,它是 “情景交融” 的典范,雨丝风絮、湿花流水,全是景;留春不得、醉中寻乐,全是情。

炼字如“纤纤”“细细”,用典如“金龟换酒”,都恰到好处,不堆砌,不生硬。

从情感上看,它写的是 “朱服的愁”,也是 “所有人的愁”。

我们总在对抗时间,用短暂的快乐填补永恒的空虚;总在“现在”与“未来”的夹缝里,尝尽人生的矛盾。

朱服没有给出答案,却把这种挣扎写得淋漓尽致。“而今乐事他年泪”这七个字,替我们说了千年的心事。

图片

朱服的一生,在官场上起起落落,最终也没能实现 “理想抱负”;他的名字,在史书中不过是 不起眼的“北宋官员” ,连生卒年都模糊不清。

可偏偏是他仅存的这首《渔家傲》,让他的名字穿越了千年,被一代代人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