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大学四年花 10 万,毕业证像假证?低分段上学,是赔本买卖!

刚刚遇到一个离谱的事儿:有一家孩子高考考了100多分,却拿到正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爸妈还办了升学宴,逢人就说“我家娃是

刚刚遇到一个离谱的事儿:有一家孩子高考考了100多分,却拿到正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爸妈还办了升学宴,逢人就说“我家娃是大学生了”!我当场差点把手里的瓜掉地上:这哪是金榜题名,分明是把“坑”当宝贝往怀里抱啊!办升学宴我能理解,回血呗,说孩子是大学生就免了吧,听起来有点膈应。

咱先掰扯掰扯,现在这“人人能上大学”的时代,真不是啥三生有幸。想当年八九十年代,大学生那可是“金凤凰”,十里八乡出一个都能上报纸,现在倒好,100多分就能踩进大学校门,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单科分数。这分数啥概念?就算闭着眼睛蒙选择题,运气差点都能考这么多!可有些家长还沾沾自喜,觉得“别人有我家也得有”,完全没琢磨琢磨,孩子压根没那学习能力,硬塞进去不是遭罪吗?

100多分都能进的大学,你算笔账就明白了: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少说也得十万起步,要是再混日子没学到东西,等于白扔十几万块,还耽误四年工作时间。这一来一去,可不是几十万的差距?更讽刺的是,这类孩子混到的毕业证,除了那个钢印有真假之别外,跟街边办的假证没两样,知识半点没学会,找工作时照样两眼一抹黑,啥都不会。更气人的是,这些孩子还会抱怨:“学校学的知识没用!”这话我可不认同,只有没学会的人才会这么说,真正学明白的人,只会觉得自己懂得太少。就像有人说“数学没用”,那要是让他去中科院做研究员,天天跟公式打交道,他敢接这活儿吗?当年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就没几个人说知识没用,为啥?人家是真把知识学透了,工作时能学以致用啊!

再说了,大学真没有那么好混,大学知识也真不是那么简单,只是你门都没摸着,无知者无畏。有些家长与老师总忽悠孩子:“高中苦三年,大学就轻松了!”别信!除非你想混日子,否则大学随便一个章节的知识量,都比高中一个学期还多,还抽象得要命。要知道,大学这些知识可是无数科学家花费几百年的时间归纳总结出来的,哪是一个学期就能学透的?没有慧根的孩子恐怕一辈子都不可能完全搞懂!其实我认为初中或高中分流势在必行,不知道为什么许多家长就是想不通。不要不敢或不愿承认孩子个体的差异,非要将猴子与鱼拉到同一赛道上去竞争,人和人不一样,有的孩子天生适合学习,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适合学门手艺。适合做学问不丢人,但也没啥好炫耀的,就算是中科院院士,难道做饭比厨师强?做衣服比裁缝好?做家具比木匠牛?显然不可能啊!院士是人才,厨师、裁缝、木匠就不是人才了?他们凭手艺吃饭,凭本事赚钱,同样值得尊重。如果我们与国际接轨,摈弃行业歧视,让这些岗位也能有不错的收入与完善的保障,大家就不再去挤破头追求文凭,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然,“因材施教”永远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所以啊,家长们别再盲目跟风,觉得孩子必须上大学才叫有出息。找准孩子的赛道,让他做适合自己的事,比硬塞到大学里混日子强多了。毕竟,孩子毕业后能够凭借一技之长赚到真金白银,自己养活自己不肯老才是硬道理,您说呢?